【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7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百科●和中散】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7 11:26: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學百科●和中散

 

拼音

 

hézhōngsǎn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和中散處方厚樸(去皮.姜炙)六兩,白術三兩,干姜(炮)、甘草(炙),各二兩。

 

炮制上為末。

 

功能主治治小兒脾胃不和,嘔逆惡心,冷熱不調,減食泄瀉,腹痛腸鳴,少力嗜臥。

 

用法用量每服一錢,水八分盞,生姜二片,煎六分,去滓,稍熱服,乳食前服。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衛生總微》卷十:和中散處方白術、陳皮(去白)、厚樸(去粗皮,生姜制)、甘草(炙)各等分(一方有藿香葉減半)。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小兒痰逆胃虛泄瀉。

 

用法用量每服1錢,以水1小盞,生姜3片,大棗1個,同煎至6分,溫服。

 

摘錄《衛生總微》卷十

 

《局方》卷十:和中散別名和中湯處方厚樸(去皮,姜炙)6兩,白術3兩,干姜(炮)2兩,甘草(炙)2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脾胃不和,嘔逆惡心,冷熱不調,減食泄瀉,腹痛腸鳴,少力嗜臥。

 

用法用量和中湯(《醫統》卷八十九)。

 

摘錄《局方》卷十

 

《衛生總微》卷十:和中散處方藿香(去土)1兩,白豆蔻1兩,人參(去蘆)1兩,木香半兩,丁香半兩,干姜(炮)半兩,厚樸(去皮,生姜制)半兩,甘草1分。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小兒三焦不調,停寒膈上,吐瀉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1錢,水1小盞,入生姜3片,煎至6分,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衛生總微》卷十

 

《普濟方》卷三九五:和中散處方干姜1兩,厚樸(去皮,炙制)1兩,甘草(炙)1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陰陽不和,清濁相干,霍亂吐利,壯熱煩渴,胸膈痞悶,腹脹滿,面色青白,手足厥冷,困頓多睡,全不思食。

 

用法用量每服1大錢,水8分,生姜3片,同煎至3分,去滓溫服。

 

摘錄《普濟方》卷三九五

 

《慎齋遺書》卷五:和中散處方炮姜4兩,肉桂2兩,吳茱萸2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上通下達,安胃和中。

 

主中寒腹痛,或寒瀉清水,或飲食傷,噯麩氣,或久痢虛寒。

 

臌脹屬虛寒者。

 

用法用量本方改為丸劑,名“和中丸”(見《風勞臌膈》),方用干姜四兩(切片,分四份:一份用人參一兩煎湯拌炒汁盡,一份用青皮煎汁拌炒,一份用紫蘇煎湯拌炒,一份用陳皮煎湯拌炒,各炒焦黑)、肉桂二兩(分三份:一份用益智仁三錢煎湯拌炒,一份用小茴香二錢同煎,一份用破故紙同煎)、吳萸一兩(分二份:一份用苡仁一兩煎湯炒,一份用鹽三錢同浸炒),共為末,蘇葉煎湯,打神曲糊丸。

 

隨癥輕重,作湯送下;

 

虛者人參湯下。

 

《慎柔五書》本方用法:每服五分,用苦烈好大酒一杯,燉半熱調下。

 

摘錄《慎齋遺書》卷五

 

《普濟方》卷二十五引《衛生家寶》:和中散處方人參1兩(去蘆),白茯苓1兩(去皮),白術1兩,黃耆1兩(去蘆),甘草半兩(微炒),白扁豆半兩(姜汁浸1宿,蒸過,去皮,焙干,微炒),木香1分(煨),藿香葉半兩(去梗),縮砂仁半兩,半夏1兩(湯泡洗7次)。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補脾胃,解勞倦,退熱止嘔,消痰進食,輕健四肢。

 

主用法用量每服2大錢,用水1盞,加生姜5片,大棗1個(去核),煎至6分,稍熱服,不拘時候。

 

摘錄《普濟方》卷二十五引《衛生家寶》

 

《圣濟總錄》卷七十六方名和中散組成附子(炮7度,水淬,去皮臍,為末)1兩,黃連(去須,為末)1兩,乳香(研)1分。

 

主治冷熱痢,腹痛里急。

 

用法用量上3味,如患冷熱痢,取黃連半錢,附子半錢、乳香1字,以陳米飲調下,未止再服,以青橘皮湯調下;

 

如患赤痢,附子末半錢、黃連末1錢、乳香1字;

 

如患白痢,黃連末半錢、附子末1錢、乳香1字,米飲調下,未止以黑豆7粒煎湯止之。

 

《閻氏小兒方論》方名和中散組成人參(切,去須,焙)、白茯苓、白術、甘草(銼,炒)、干葛(銼)、黃耆(切,焙)、白扁豆(炒)、藿香葉各等分。

 

功效和胃氣,止吐瀉,定煩渴。

 

主治小兒腹痛吐瀉,煩渴厭食。

 

用法用量每服3錢,水1盞,干棗2個(去核),生姜5片,煎8分,食前溫服。

 

制備方法上為細末。

 

《活幼心書》卷下方名和中散組成人參(去蘆)1兩,白扁豆(炒,去殼)1兩,白茯苓(去皮)1兩,川芎1兩,縮砂仁1兩,香附子1兩,半夏(湯浸,煮透,銼,焙干)1兩,甘草1兩,肉豆蔻7錢,訶子(去核)7錢。

 

功效和胃氣,進飲食,悅顏色,理風痰。

 

主治小兒久病才愈,面黃清瘦,神昏氣弱,脾胃未實,食物過傷,停飲生痰,留滯中脘,耗虛真氣,或成吐瀉。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

 

每服2錢,水1盞,加生姜2片,大棗1個,煎7分,空心溫服,或不拘時候。

 

《直指小兒》卷一方名和中散別名和中湯組成茯苓1分,石蓮肉1分,藿香半分,人參半分,天麻半分,白扁豆(制)半分,木香半分,白術半分,甘草(炒)半分。

 

功效和胃氣,止吐瀉。

 

用法用量每服3字,水煎服。

 

制備方法上銼散。

 

附注和中湯(《袖珍小兒》卷二)。

 

《袖珍小兒》本方用法:上銼散。

 

每服二錢,加生姜、大棗煎服。

 

《袖珍小兒》卷九方名和中散組成藿香5錢,枳殼(麩炒)5錢,陳皮5錢,甘草5錢,厚樸(姜制)3錢5分。

 

主治小兒五色瀉痢。

 

用法用量每服1-2錢,紅棗煎湯調服。

 

制備方法上為極細末。

 

《準繩·幼科》卷四方名和中散組成厚樸(姜汁制炒)1錢半,人參1錢,白術1錢,茯苓1錢,干姜(炮)6分,甘草(炙)6分。

 

主治小兒中焦停寒或夾宿食,痘瘡欲出來出而吐利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引用:http://big5.wiki8.com/hezhongsan_58208/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0 12:15 , Processed in 0.26562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