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0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百科●牡蠣散】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7 10:49: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1-7 11:01 編輯

醫學百科●牡蠣散

 

拼音

 

mǔlìsǎn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牡蠣散處方黃蓍(去苗.土)、麻黃根(洗)、牡蠣(米泔浸.刷去土.火燒通赤),各一兩。

 

炮制上三味為粗散。

 

功能主治治諸虛不足,及新病暴虛,津液不固,體常自汗,夜臥即甚,久而不止,羸瘠枯瘦,心忪驚惕,短氣煩倦。

 

用法用量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小麥百馀粒,同煎至八分,去渣,熱服,日二服,不拘時候。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醫心方》卷七引《效驗方》:牡蠣散處方牡蠣22.5克干姜22.5克制法上二味,搗篩為細扮。

 

功能主治治男子陰下癢濕。

 

及水癩偏大,上下不定,疼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撲患處,日用二次。

 

摘錄《醫心方》卷七引《效驗方》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八:牡蠣散別名麥煎散(《衛生寶鑒》卷五)。

 

處方黃耆(去苗、土)麻黃根(洗)牡蠣(米泔浸,刷去土,火燒通赤)各30克制法上三味,為粗散。

 

功能主治固表止汗。

 

治體虛衛外不固,體常自汗,夜臥即甚,久而不止,身體消瘦,心悸驚惕,短氣煩倦。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小麥百余粒,同煎至180毫升,去滓熱服,日服二次,不拘時候。

 

注意陰虛火旺之盜汗忌用。

 

備注方中牡蠣收斂止汗,斂陰潛陽;

 

黃耆益氣固表;

 

麻黃根止汗,以增強斂汗固表之功;

 

佐以浮小麥養心陰。

 

諸藥合用,共奏益氣固表,斂陰止汗之功。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八

 

《普濟方》卷三○一:牡蠣散處方枯白礬120克黃丹(炒)60克牡蠣粉60克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治陰囊兩旁生瘡,陰濕水出,奇癢難忍,或兩腋、手足心濕汗。

 

用法用量遇夜睡時,手捏藥于癢處痛擦之,不一時又擦之。

 

三四次后頓減。

 

次夜再擦,雖大減又擦。

 

后日自然平復。

 

如腋汗者頓擦即可。

 

腳汗先擦大減,又擦后裝藥于靴,或鞋底上、腳板上涂藥,或纏腳襄之亦可。

 

摘錄《普濟方》卷三○一

 

《得效》卷十二方名牡蠣散組成牡蠣粉。

 

主治外腎腫大,莖物通明。

 

用法用量先以津唾涂腫處,次用摻敷。

 

制備方法上為極細末。

 

方出《肘后》卷二,名見《圣濟總錄》卷七十方名牡蠣散組成左顧牡蠣10分,石膏5分。

 

主治大病愈后,小勞便大衄,口耳鼻俱出血。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1日3-4次,酒調下;

 

亦可蜜丸,如梧桐子大,服之。

 

制備方法上為末。

 

附注本方改為丸劑,名“石膏牡蠣丸”(見《雜病源流犀燭》)。

 

《普濟方》卷三九○方名牡蠣散別名黃耆散組成牡蠣(煅)2兩,黃耆1兩,干地黃(生者)1兩,麻黃根1兩(一方無麻黃根)。

 

主治小兒盜汗。

 

或小兒病后暴虛,津液不固,體常自汗,夜臥愈甚,久而不止,羸清枯瘦,短氣煩倦;

 

或因病后血少虛弱,消瘦潮熱煩渴,腠理不密,盜汗不止。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

 

每服1錢,水半盞,小麥20粒,煎3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圣惠》卷二十九方名牡蠣散組成牡蠣粉1兩,麻黃根1兩,杜仲1兩(去粗皮,微炙,銼),黃耆2兩(銼),白茯苓、敗蒲扇灰1兩。

 

主治虛勞盜汗。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制備方法上為散。

 

附注方中茯苓,用量原缺。

 

《醫方類聚》卷一九二引《施園端效方》方名牡蠣散組成牡蠣(燒)半兩,蛇床子半兩,川烏半兩,良姜半兩,菟絲子半兩。

 

主治男女陰汗,濕冷癢疾。

 

用法用量用藥3錢,白面1錢,酒、醋熱調勻,渫洗浴之,或涂外腎,帛包尤妙。

 

制備方法上為細末。

 

《醫統》卷六十方名牡蠣散組成醋牡蠣1兩,枯礬2錢,硫黃2錢,雄黃1錢,苦參2錢,蛇床子2錢。

 

主治陰囊濕癢,搔之則汁水流珠。

 

用法用量先用蒼術、椒鹽水煎湯洗過后,用此藥摻上。

 

制備方法上為細末。

 

方出《醫方類聚》卷一五九引《衛生十全方》,名見《朱氏集驗方》卷二方名牡蠣散組成牡蠣(大而白者,火煅通赤,別研極細)2兩,白術1兩,黃耆(略炙)1兩,防風(不用叉尾者)1兩。

 

主治氣虛,夜多盜汗。

 

用法用量每服3錢,1日2-3次,溫酒調下。

 

制備方法上為極細末。

 

《圣惠》卷七十二方名牡蠣散組成牡蠣粉半兩,車前子半兩,桂心半兩,黃芩半兩。

 

主治婦人傷中尿血。

 

用法用量每服2錢,以粥飲調下,日3-4次。

 

制備方法上為細散。

 

《得效》卷十九方名牡蠣散組成牡蠣1塊(用破草生包縛,入火內煅令通紅,去火候冷取出研)。

 

功效收斂瘡口。

 

主治臁瘡。

 

用法用量上隨用時旋入枯飛過白礬少許拌和,敷瘡口上。

 

《醫統》卷八十三方名牡蠣散組成牡蠣、白礬(枯)各等分。

 

主治遺尿。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米飲調下。

 

制備方法上為細末。

 

《得效》卷七方名牡蠣散組成牡蠣末。

 

主治不渴而小便失利。

 

用法用量取患人小便煎服。

 

附注方中牡蠣末,用量原缺。

 

《御藥院方》卷八方名牡蠣散組成牡蠣1兩(鉗鍋內盛,用鹽泥固濟,木炭火燒晝夜),定粉半兩(研)。

 

主治虛汗不止,玄府不閉。

 

用法用量用綿裹之。

 

搽于患處。

 

制備方法上為極細末。

 

《直指》卷九方名牡蠣散組成左顧牡蠣(米泔浸洗,煅透)1兩,麻黃根1兩,黃耆(蜜炙)1兩,白術半兩,甘草(炙)1分。

 

主治諸虛體常自汗,驚惕不寧。

 

用法用量每服3錢,小麥100余粒同煎服。

 

制備方法上銼。

 

《三因》卷七方名牡蠣散組成牡蠣。

 

主治破傷風,口噤、強直。

 

用法用量粉敷瘡口,仍以末2錢,煎甘草湯調下。

 

制備方法上為末。

 

《圣惠》卷六十七方名牡蠣散組成牡蠣1兩(以濕紙裹后卻以泥更裹候干,用大火燒通赤),白礬3兩(燒令汁盡),黃丹3兩,膩粉1兩,雄黃1兩(細研),雌黃半兩(細研),麝香2錢(細研),麒麟竭1兩。

 

主治墜車落馬傷損,筋骨疼痛,皮肉破裂,出血不止。

 

用法用量如有墜損及骨折筋斷,用生油稠調涂之;

 

如已成瘡,干敷之。

 

立效。

 

制備方法上為細散,仍于烈日中攤曬半日,后入瓷瓶子中盛。

 

《圣濟總錄》卷一二八方名牡蠣散組成牡蠣(取腦頭厚處生用)。

 

主治乳癰初發,腫痛結硬,欲成膿者;

 

甲疽胬肉裹甲,膿血疼痛不愈。

 

用法用量每用2錢匕,日3次,研淀花,冷酒調下。

 

如癰盛已潰者,以藥末敷之,仍更服藥。

 

制備方法上為細散。

 

《癰疽驗方》方名牡蠣散組成當歸(酒拌)1錢半,甘草節1錢半,滑石(煅)1錢半、牡蠣2錢,大黃3錢,木鱉子5個(杵,非有大熱者,此味木可用,當去之,亦不必用)。

 

功效咸寒導滯。

 

主治血疝。

 

用法用量水2鐘,煎1鐘,露1宿,五更頓服,冬月火溫服。

 

無論已未潰,膿血俱從大便出。

 

用藥禁忌若勞倦虛弱之人,不甚焮痛,大小便無熱閉者,不宜輕用。

 

《產寶》方名牡蠣散組成牡蠣2錢,人參2錢,黃耆(生)2錢,當歸3錢,熟地3錢,麻黃根(麻黃發汗,根止汗,宜用根)1錢,小麥麩皮(炒黃)2錢。

 

主治婦人產后,陰虛盜汗,睡中汗出,覺則止者。

 

用法用量每服3錢,生化湯調服。

 

制備方法上為末。

 

《圣濟總錄》卷三十一方名牡蠣散組成牡蠣(燒)1兩,白茯苓(去黑皮,銼)半兩,人參半兩,白術半兩,芍藥半兩,龍骨(燒)半兩,熟干地黃(焙)半兩。

 

主治傷寒后羸劣,虛汗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米飲調下,不拘時服。

 

制備方法上為散。

 

《仙拈集》卷二方名牡蠣散組成牡蠣(煅)、小麥面(炒黃)。

 

主治諸汗。

 

用法用量豬膽汁調服。

 

制備方法研末。

 

《圣惠》卷九十二方名牡蠣散組成牡蠣粉3分,龍骨3分,麥門冬半兩(去心,焙),黃耆半兩(銼),雞腸草半兩,白茯苓半兩,桑螵蛸3分(微炒),甘草1分(炙微赤,銼)。

 

主治小兒遺尿,體瘦心煩,不欲食。

 

用法用量每服1錢,以水1小盞,加生姜少許,大棗2個,煎至6分,去滓,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制備方法上為粗散。

 

《圣濟總錄》卷一二六方名牡蠣散組成牡蠣(煅,研)1兩,連翹(瓦上炒,搗)1兩。

 

主治五種瘰疬。

 

用法用量每服1錢匕,臨臥無灰酒調下。

 

愈后更服1兩,永不發。

 

制備方法上為細散。

 

《圣惠》卷八十四方名牡蠣散組成牡蠣1兩(燒為粉),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麻黃半兩(去根節),人參半兩(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主治小兒濕溫傷寒,四肢或時壯熱,或時厥冷,汗多自出(如珠子者生,如油者死),頭額熱疼,面色赤黑,聲多干叫,寸口脈浮洪大,關尺脈沉實,息數不勻。

 

用法用量每服1錢,以水1小盞,煎至5分。

 

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制備方法上為粗散。

 

《局方》卷八方名牡蠣散別名麥煎湯、麥煎散、黃耆散、牡蠣飲組成黃耆(去苗土)1兩,麻黃根(洗)1兩,牡蠣(米泔浸,刷去土,火燒通赤)1兩。

 

功效斂汗固表。

 

主治虛勞不足,自汗盜汗,心悸遺精。

 

用法用量每服3錢,水1盞半,小麥100粒,同煎至8分,去滓熱服,1日2次,不拘時候。

 

制備方法上為粗散。

 

各家論述1.《醫方集解》:此手太陰少陰藥也。

 

陳來章曰:汗為心之液,心有火則汗不止,牡蠣、浮小麥之咸涼,去煩熱而止汗,陽為陰之衛,陽氣虛則衛不固,黃耆、麻黃根之甘溫,走肌表而固衛。

 

2.《成方便讀》:黃耆固衛益氣,以麻黃根領之達表而止汗;

 

牡蠣咸寒,潛其虛陽,斂其津液;

 

麥為心谷,其麩則涼,用以入心,退其虛熱耳。

 

此治衛陽不固,心有虛熱之自汗也。

 

附注麥煎湯(《醫學正傳》卷五引東垣方)、麥煎散(《衛生寶鑒》卷五)、黃耆散(《普濟方》卷二二六引《德生堂方》)、牡蠣飲(《不知醫必要》卷一)

 

《圣濟總錄》卷十八方名牡蠣散組成牡蠣半兩,膽礬半兩。

 

主治紫癜風。

 

用法用量釅醋調摩患處。

 

制備方法上生用為散。

 

《醫略六書》卷三十方名牡蠣散組成牡蠣3兩(煅),人參1兩半,當歸3兩,五味1兩半,熟地5兩,川芎1兩,艾葉1兩(炒炭),地榆3兩(炒炭),龍骨3兩(煅),續斷3兩(炒炭)。

 

主治惡露淋漓不斷,脈軟澀者。

 

用法用量每服3錢,米飲煎,去滓溫服。

 

制備方法上為散。

 

各家論述產后經血已虛,經氣失守,不能統攝其血,故惡露淋漓不斷焉。

 

熟地補陰滋血以資經脈;

 

人參補氣扶元以固漏下,當歸養血歸經,艾灰溫經止血,川芎行血海以升陽,續斷續經脈以止血,五味收耗散之氣,牡蠣澀經氣之脫,白龍骨澀虛滑,地榆灰止漏血。

 

為散米飲煎,使血氣內充,則經脈完固,而血無妄行之患,何致惡露淋漓經久不斷乎?

 

《外臺》卷二十九引《古今錄驗》方名牡蠣散組成牡蠣2分熬,石膏1分。

 

功效止痛。

 

主治金瘡。

 

用法用量以粉末敷瘡上。

 

制備方法上為末。

 

《圣濟總錄》卷一五三方名牡蠣散組成牡蠣1兩半,龍骨1兩半,肉蓯蓉(酒浸,切,焙)1兩半,赤石脂1兩半,石斛(去根)1兩半,烏賊魚骨(去甲)1兩半,黃耆(銼)1兩半,芍藥(炒)2兩,阿膠(炒燥)2兩,熟干地黃(焙)2兩,牛角腮灰2兩,干姜(炮裂)1兩1分,當歸(切,焙)1兩1分,白術1兩1分,人參1兩1分,桑耳(炙)1兩1分,桂(去粗皮)1兩,艾葉(炒)1兩,芎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

 

主治帶下兼經水過多,或暴下片血,不限年月遠近。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1日2次,米飲調服。

 

制備方法上為散。

 

《圣惠》卷四方名牡蠣散組成牡蠣粉1兩,寒水石1兩,鉛霜半兩(細研),朱砂半兩(細研如面),甘草末半分(生用),故扇灰半分。

 

主治心熱,汗出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以新汲水調下,不拘時候。

 

制備方法上為細末。

 

《圣惠》卷三十一方名牡蠣散組成牡蠣1兩半(燒為粉),知母1兩半,犀角屑1兩,前胡1兩(去蘆頭),柴胡1兩(去苗),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虎頭骨1兩半(涂酥炙令黃),鱉甲2兩(涂酥炙令黃,去裙襕)。

 

主治熱勞百節煩疼,漸漸羸瘦,不能飲食,日晚或惡寒,兼盜汗。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制備方法上為散。

 

用藥禁忌忌生果、莧萊。

 

《圣惠》卷十三方名牡蠣散組成牡蠣1兩(燒為粉),龍骨1兩半,黃連1兩(去須,微炒),烏梅肉3分(微炒)。

 

主治傷寒壯熱,下痢煩渴。

 

用法用量每服2錢,以粥飲調下,不拘時候。

 

制備方法上為細散。

 

《圣濟總錄》卷一四五方名牡蠣散組成牡蠣1斤半(炭火燒紅,細研水飛過,取1斤),鉛粉(洛陽者,炒黑細研)半斤,當歸(切、焙、取末)半兩,硼砂(研)1兩半,乳香(研)1兩半。

 

主治打撲傷損疼痛。

 

用法用量上研勻,先用醋煮小黃米粥,攤紙上,用藥末3錢匕,勻摻粥上,裹貼患處,次用藥末2錢匕,濃煎蘇枋木汁1盞調下,不拘時候服。

 

《圣惠》卷十四方名牡蠣散組成牡蠣(燒為粉)1兩,桂心1兩,白芍藥1兩,鹿茸(涂酥微炙去毛)1兩,龍骨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主治傷寒后虛損,心多忪悸,夜夢泄精。

 

用法用量每服5錢,以水1大盞,加生姜半分,大棗3個,煎至5分,去滓,食前溫服。

 

制備方法上為散。

 

《圣惠》卷三十七方名牡蠣散組成牡蠣(燒為粉)1兩,車前子1兩,桂心1兩,黃芩1兩,熟干地黃1兩,白龍骨(燒令赤)1兩。

 

主治勞損傷中尿血。

 

用法用量每服2錢,食前以粥飲調下。

 

制備方法上為細散。

 

方出《證類本草》卷二十引《初虞世方》,名見《雞峰》卷二十四方名牡蠣散組成牡蠣不限多少(鹽泥固濟,炭3斤,煅令火盡,冷取)2兩,干姜1兩(炮)。

 

主治水(疒頹)偏大,上下不定,疼痛。

 

用法用量用冷水調稀糊得所,涂病處。

 

小便大利即愈。

 

制備方法上為細末。

 

《千金》卷十方名牡蠣散組成牡蠣3兩,白術3兩,防風3兩。

 

功效止汗。

 

主治臥即盜汗,風虛頭痛。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1日2次,酒調下。

 

制備方法上為末。

 

附注止汗之驗,無出于此方,一切泄汗服之,三日皆愈,神驗。

 

方出《千金》卷四,名見《圣惠》卷八十方名牡蠣散組成龜甲3兩,牡蠣3兩。

 

主治崩中漏下赤白不止,氣虛竭;

 

產后惡露不絕。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日3次,酒調下。

 

制備方法上為末。

 

《圣惠》卷十二方名牡蠣散組成牡蠣1兩(燒為粉),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熟干地黃1兩,白術1兩,白芍藥半兩,龍骨1兩,黃耆2兩(銼),人參1兩(去蘆頭),麥門冬半兩(去心)。

 

主治傷寒,汗出不解。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大棗2個,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制備方法上為散。

 

《圣惠》卷五十九方名牡蠣散組成牡蠣1兩(燒為粉),龍骨1兩,烏梅肉半兩,白頭翁半兩,女萎半兩,黃連半兩(去須,微炒),當歸半兩(銼碎,微炒),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主治白膿痢,晝夜無數。

 

用法用量每服2錢,食前以粥飲調下。

 

制備方法上為細散。

 

《圣濟總錄》卷一二七方名牡蠣散組成牡蠣(黃泥固濟,煅取白為度)3兩,甘草(炙,銼)1兩。

 

主治瘰疬;

 

小兒口瘡。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日3次,空心,點臘茶清調下。

 

并用好皂莢1挺,去皮,分作兩截,一截使米醋半盞刷炙,以醋干為度,一截焙干;

 

烏頭2枚,內1枚炮,1枚生;

 

炒糯米30粒,同為末,再用醋半盞,暖動和勻成膏貼之。

 

制備方法上為散。

 

《杏苑》卷三方名牡蠣散組成牡蠣粉6錢,白術1兩,防風2兩。

 

主治酒過中風,衛虛畏寒,頭面多汗,口干善渴,不能勞事,喘息者。

 

用法用量每服2錢,用薄荷、荊芥煎酒調下;

 

茶調亦得。

 

制備方法上為細末。

 

《圣濟總錄》卷一一九方名牡蠣散組成牡蠣(煅,研)半兩,伏龍肝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白礬(煅,研)半兩。

 

主治牙疼連牙關急,口眼相引,木舌腫強不能轉。

 

用法用量每用1錢,于患處涂貼,吐津。

 

制備方法上為散,以酒和如泥。

 

《雞峰》卷十六方名牡蠣散組成厚樸(去皮,姜制)半兩,牡蠣半兩,白術半兩。

 

主治小便白濁。

 

用法用量每服2錢,1日2-3次,空心米飲調下。

 

制備方法上為細末。

 

《幼幼新書》卷二十方名牡蠣散組成牡蠣2兩,麻黃根1兩,赤石脂1兩,糯米1兩,龍腦1錢。

 

主治盜汗。

 

用法用量日夜撲有汗處。

 

制備方法上為末,綿包。

 

《醫心方》卷二十三引《錄驗方》方名牡蠣散組成牡蠣2兩,干姜2兩,麻黃根2兩。

 

主治產后虛勞,汗出不止。

 

用法用量雜白粉粉身,不過3-4次便止。

 

制備方法上為末。

 

《圣濟總錄》卷三十七方名牡蠣散組成牡蠣(熬)3分,常山(銼)3分,陳橘皮(湯浸去白,焙)3分,桂(去粗皮)3分。

 

主治瘧痢。

 

用法用量每服1錢匕,溫酒調下。

 

制備方法上為細散。

 

《全生指迷方》卷四方名牡蠣散組成左顧牡蠣(文片色白正者)2兩。

 

主治肺氣盛,不得臥而喘,脈滿大。

 

用法用量每服1錢,濃煎鯽魚湯(鯽魚重4兩者1個,去鱗肚,濃煎,煎時不許動)調下,不拘時候。

 

制備方法先杵為粗末,以干鍋子盛,火燒通赤,放冷,研為細末。

 

方出《圣惠》卷五十三,名見《普濟方》卷一七六方名牡蠣散組成白羊肺1具(切片),牡蠣2兩(燒為粉),胡燕窠中草(燒灰)1兩。

 

功效潤肺。

 

主治消渴。

 

用法用量每服2錢,食后以新汲水調下。

 

制備方法上為細散。

 

附注方中白羊肺,《普濟方》作“白羊肝”。

 

《圣惠》卷七十三方名牡蠣散組成牡蠣1兩(燒為粉),熟干地黃1兩,龍骨1兩,蒲黃1兩,阿膠1兩(搗碎,炒令黃燥),干姜1兩(炮裂,銼)。

 

主治婦人白崩不止,面色黃瘦,臍下冷痛。

 

用法用量每服2錢,食前以艾葉湯調下。

 

制備方法上為細散。

 

《圣惠》卷七十八方名牡蠣散組成牡蠣粉1兩,龍骨1兩,黃耆1兩(銼),白術半兩,當歸半兩(銼,微炒),桂心半兩,芎半兩,熟干地黃半兩,五味子半兩,人參3分(去蘆頭),白茯苓3分,甘草1分(炙微赤,銼)。

 

主治產后體虛汗出,心煩,食少乏力,四肢羸弱。

 

用法用量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大棗2個,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制備方法上為粗散。

 

方出《圣惠》卷七十八,名見《圣濟總錄》卷十三方名牡蠣散別名粉汗方組成牡蠣粉3分,麻黃根2兩。

 

主治風虛多汗。

 

用法用量用撲身上,汗即自止。

 

制備方法上為細散。

 

附注粉汗方(《圣濟總錄》卷三十一)。

 

《圣濟總錄》粉汗方,用牡蠣半斤(燒研如粉)、麻黃根一兩(搗羅為末),寢寐中于有汗處敷之。

 

《圣惠》卷八十二方名牡蠣散組成牡蠣1分(燒為粉),伏龍肝1分(細研),甘草3分(炙為赤,銼),蒼術1分(銼,炒熟),麝香3分(細研)。

 

主治小兒(?)啼,或吐瀉,腹脹胸滿。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研陳米泔澄清,煎竹茹湯調服。

 

制備方法上于木臼內搗細羅為散。

 

《圣惠》卷八十三方名牡蠣散組成牡蠣粉1兩,麻黃根1兩,赤石脂1兩。

 

主治小兒盜汗不止。

 

用法用量入米粉2合,拌令勻。

 

每日及夜間常撲之。

 

制備方法上為細散。

 

《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四方名牡蠣散組成牡蠣、川芎、茯苓、龍骨、續斷、甘草、當歸、艾葉、人參、地榆、五味。

 

主治產后月余,經水不止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引用:http://big5.wiki8.com/mulisan_67127/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0 12:09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