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1-6 08:44 編輯
【醫學百科●核磁共振】
拼音hécígòngzhèn
英文參考Nuclearmagneticresonance核磁共振指處于靜磁場中的核自旋體系,當其拉莫爾進動頻率與作用于該體系的射頻場頻率相等時,所發生的吸收電磁波的現象。
帶正電荷的原子核自轉時具有磁性,它在磁場的赤道平面因受到力矩作用而發生偏轉,其結果是核磁矩繞著磁場方向轉動,這就是拉莫爾進動(或拉莫爾旋進)。
由于核磁矩有與磁場取向傾于平行的規律,經過一定時間,自旋核不再受到力矩的作用,拉莫爾進動也就停止。
如在垂直磁場的方向上加進一個與進動頻率相同的射頻場,核磁矩便會離開平衡位置,拉莫爾進動又重新開始。
核“自轉”的速度是不變的,只要磁場強度不變,拉莫爾頻率自始至終也不會改變。
某一種磁核的磁矩在磁場中可取順磁場方向(屬于低能態),也可取逆磁場方向(屬于高能態)。
如果在垂直于磁場的方向加進一個射頻場,當射頻場的頻率與原子核的拉莫爾頻率相等時,處于低能態的核子便吸收射頻能,從低能態躍遷到高能態,此為“核磁共振”現象。
當射頻中斷時,原子核就把吸收的能量釋放出來,釋放的強度是它們各自特征性的標志,即其正常(健康)狀態的一種印記。
根據這一原理研制的“核磁共振掃描”(簡稱NMR),是一種新型的斷層顯像技術,可用于許多物體結構的測定,如化合物結構高分子化合物結晶度,高分子鏈立體構型成分,藥物成分,生物大分子的結構,藥物與生物大分子、細胞受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生物活體組織含水量,癌癥診斷,人體NMR斷層掃描(NMR-CT)等。
引用:http://big5.wiki8.com/hecigongzhen_1191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