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1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世界之最/世界遺產/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3 13:56: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世界之最/世界遺產/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

 

【標題】: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

 

【內容】:青城山,位於四川成都的都江堰風景區,是中國著名的道教名山。

 

山內古木參天,群峰環抱,四季如春,故名青城山。

 

青城山分青城前山和青城後山。

 

前山景色優美,文物古跡眾多;

 

後山自然景物原始而華美,如世桃園,綺麗而又神秘。

 

著名的景點有:上清宮、建福宮、天師洞、天然圖畫等。

 

坐落于丈人峰下的建福宮,始建于唐代,後經歷代多次修復,現僅存兩殿三院。

 

建福宮築於峭壁之下,氣度非凡,其左側是明慶府王妃遺址,由此西行一千米,即至天然圖畫。

 

這裏岩石聳立,雲霧繚繞,遊人至此,如入圖畫之中。

 

其北行兩公里,便至青城主廟天師洞。

 

相傳東漢末年張道陵曾在此講經傳道,其主殿三皇殿中供有唐朝石刻三皇,殿內現存歷代石木碑刻,最著名的有:唐玄宗旨書碑、嶽飛手書的諸葛亮前後出師表等。

 

出天師洞,過訪寧橋,便到祖師殿,再向北去,可到朝陽洞,出之則直達高臺上的上清宮。

 

上清宮,始建于晉代,現存廟宇為清同治年間所建,上有“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等摩山石刻。

 

青城山屬於亞熱帶溫濕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5攝氏度左右,素有“洞天福地”、“人間仙境”之稱。

 

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位於四川都江堰市城西,古時屬都安縣境而名為都安堰,宋元後稱都江堰,被譽為“獨奇千古”的“鎮川之寶”。

 

都江堰建於西元三世紀,是中國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

 

2200多年來,至今仍發揮巨大效益,李冰治水,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不愧為文明世界的偉大傑作,造福人民的偉大水利工程。

 

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

 

是我國科技史上的一座豐碑。

 

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主要部為都江堰渠首工程,這是都江堰灌溉系統中的關鍵設施。

 

渠首主要由魚嘴分水堤、寶瓶口引水工程和飛沙堰溢洪道三大工程組成。

 

離堆在開鑿寶瓶口以前,是湔山虎頭岩的一部分。

 

李冰根據水流及地形特點,在坡度較緩處,鑿開一道底寬17米的楔形口子。

 

峽口枯水季節寬19米,洪水季節寬23米。

 

據《永康軍志》載“春耕之際,需之如金,號曰‘金灌口’”。

 

因此寶瓶口古時又名金灌口。

 

寶瓶口是內江進水咽喉,是內江能夠“水旱從人”的關鍵水利設施。

 

由於寶瓶口自然景觀瑰麗,有“離堆鎖峽”之稱,屬歷史上著名的“灌陽十景”之一。

 

飛沙堰是中段的洩洪道,有排泄洪水和沙石的功能,寶瓶口具有引水和控制進水的作用。

 

因而,都江堰水利工程科學地解決了江水的自動分流、自動排沙、自動排水和引水的難題,收到了“行水灌田,防洪抗災的功效,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大奇觀。

 

250多年來,引水灌溉,才使蜀地有“天府之國”的美譽。

 

都江堰是“天府”富庶之源,至今仍發揮著無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灌溉良田1000多萬畝。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興建始於西元3世紀,至今仍然發揮著作用。

 

都江堰控制著岷江之水,引導其灌溉成都平原肥沃的耕地。

 

青城山是道教的發源地,有許多古代的重要廟觀。

 

【序號】:123

 

引用:http://tw.18dao.net/%E4%B8%96%E7 ... D%E6%B1%9F%E5%A0%B0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9 15:53 , Processed in 0.23437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