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卒中急風不語,中惡氣絕,中諸物毒暗風,中熱疫毒,陰陽二毒,山嵐瘴氣毒, 蠱毒水毒,產後血暈,口鼻血出,惡血攻心,煩躁氣喘,吐逆, 難產悶難(一本作亂),死胎不下。
已上諸疾,並用童子小便一合, 生薑自然汁三、五滴,入於小便內溫過,化下三圓至五圓,神效。
又療心肺積熱, 伏熱嘔吐,邪氣攻心,大腸風秘,神魂恍惚,頭目昏眩,睡眠不安,唇口乾燥, 傷寒狂語,並皆療之。生烏犀屑(研)朱砂(研,飛)雄黃(研,飛)、 生玳瑁屑(研)琥珀(研)各一兩 麝香(研)龍腦(研)各一分、 金箔(半入藥,半為衣)銀箔(研)各五十片牛黃(研)半兩 安息香一兩半。 為末,以無灰酒攪澄飛過,濾去沙土,約得淨數一兩,慢火熬成膏。
上將生犀、 玳瑁為細末,入餘藥研勻,將安息香膏重湯煮凝成後,入諸藥中和搜成劑, 盛不津器中,並旋圓如桐子大,用人參湯化下三圓至五圓。
又療小兒諸癇急驚心熱,卒中客忤,不得眠睡,煩躁風涎搐搦。
每二歲兒服二圓, 人參湯化下。
靈寶丹(有三名,一名歸命丹,又名返魂丹,入芒硝者名破棺丹)
治中風手足不仁,言語蹇澀。或痛連骨髓,或痺襲皮膚,瘙癢如蟲行, 頑痺如鐵石,或多痰好睡;
或健忘多嗔,血脈不行,肉色乾瘦;
或久在床枕, 起便須人,語澀面浮,惟覺不健;
或偶縈疾苦,卒暴而終,並皆治之。
硫黃(打如皂莢子大,絹袋盛,以無灰酒煮三伏時,取出研如粉),一兩、 自然銅(打碎,研細如粉)一兩 雄黃(打如皂莢子大,絹袋盛, 以米醋煮三伏時,取出研如粉)一兩 光明砂(打如皂莢子大,絹袋盛, 以蕎麥灰汁煮三伏時,取出研如粉)一兩半已上四味,用一有蓋瓷瓶子, 先以金箔三片鋪于瓶子底上,便入硫黃,又以金箔兩片蓋之,次入雄黃, 又金箔兩片蓋之;
次入朱砂,又金箔兩片蓋之,次入自然銅,又金箔三片蓋之。
以瓶子蓋合卻,不用固濟,於灰池內坐瓶子令穩,以火養三日三夜。
第一日, 用熟炭火半斤,圍瓶子三寸,第二日,用熟火十兩,去瓶子二寸半,第三日, 用火一斤,去瓶子二寸,以火盡為度。
候冷,取藥出瓶子,以紙三重裹藥, 於淨濕土中培至來旦取出,更研令細。磁石(燒,以醋淬二十遍,搗羅,研如粉)、 紫石英(研如粉)陽起石(研如粉)長理石(研如粉)已上四味,各三分, 用一有蓋瓷瓶子,先入磁石,次入陽起石,次入長理石,次入紫石英。
其所入金箔,一依前法,重重入之,以蓋子合其口,不固濟。
用火養三日三夜, 第一日,用熟炭火一斤,去瓶子三寸;
第二日,用火半稱,去瓶子二寸半, 第三日,用火半稱,去瓶子二寸。
一日至夜,任火自消。
候冷;
取出藥,用紙裹, 入濕土中培至來旦取出,更研令極細。
虎脛骨(酒塗,炙令黃)膃肭臍(酒刷, 微炙)龍齒 龍腦 麝香 牛黃已上六味,各一兩,搗羅為末,更細研如粉。
鐘乳十兩(絹袋盛。先以長流水煮半日,棄其水,別用五斗,煎取一斗, 煮諸草藥。留鐘乳水三合,磨生犀角)三分天麻(去苗)遠志(去心)仙靈脾、 巴戟 烏蛇(酒浸,微炙,去皮、骨用肉)苦參各一兩一分已上七味,搗為粗散, 以前鐘乳水一斗,煎至七升,用生絹濾去滓澄清。
肉桂(去粗皮)鹿茸(去毛, 酥炙微黃)木香 肉豆蔻各一兩半 延胡索 胡桐律各三分已上六味, 搗粗羅為末,以前鐘乳汁七升,煎至四升,以生絹瀘去滓澄清。
半夏(湯洗七遍去滑)當歸(去苗)各一兩 已上二味,搗粗羅為末,以前鐘乳汁四升,煎至三升,以生絹濾去滓澄清。
生地黃汁 童子小便 無灰酒 各一升 皂莢仁(打、羅如粉)一兩半 上件地黃汁等,合前藥汁,都計六升,內銀鍋中,于靜室內, 以文武慢火養至一升。
下金石藥末在內,以柳木篦攪,勿令住手,看稀稠得所, 去火。
然後入牛黃等六物,攪令極勻,即下皂莢仁末,及磨了犀角水,以綿濾過, 入在藥內。
然後乳缽內以錘令力士研三、五千研下,研訖分為三分, 內一分入芒硝一兩,更研勻(名破棺丹)圓如綠豆大。
凡治風病及撲傷肢節, 不問輕重年月淺深,先以茶清調下紅雪通中散一、二錢(方見卷之六)。
須臾, 以熱茶投令宣瀉一。
兩行,便依法煎生薑黑豆湯,下三粒。
當以他人熱手更摩所患處,須覺熱徹,當覺肉內有物如火至病所。
一、 二百日及一年內風疾下床不得者,十服後便可行步。
如患至重者,每利一度後, 隔日服五粒,又住三、五日即更利,不過三十粒,平復如故。
若打撲損多年, 每遇天陰疼痛動不得者,可五、七服。
如患風疾及撲傷肢節, 十年五歲運動不能者,但依法服之,十粒便效,重者不過三十粒。
有人患卒中惡暴亡者,但心頭未冷,取藥五粒,以醋調,摩臍中一千餘遍, 當從臍四面漸暖,待眼開後,以熱醋研下十圓,入口即活。
如有中一切風, 牙關緊急及屍厥暴亡者,以熱醋研三、兩圓,灌在口中,下得咽喉即活。
如要常服,空心,溫酒下二圓,服十粒許,壽限之內,永無風疾。
此藥神驗, 功非人智能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