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精靈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成方切用】

 關閉 [複製鏈接]
521#
 樓主| 發表於 2013-1-6 04:06:39 | 只看該作者

消斑青黛飲

 

(節庵)、治傷寒熱邪傳裡,裡實表虛,陽毒發斑。


(血熱不散,蒸於皮膚則為斑如錦紋。紫黑者,熱極而胃爛也,多死。此或因陽證,誤投熱藥。或因下早,表熱乘虛或因下遲,熱留胃中,皆發斑。有陰證發斑者,元氣大虛,寒伏於下,逼其無根失守上獨熏肺,傳於皮膚,淡紅而稀少也。宜大建中湯,誤投寒劑則殆矣。)


青黛、黃連、犀角、石膏、知母、元參、梔子、生地黃、柴胡、人參、甘草、加薑棗煎。


入發斑雖由胃熱,亦諸經之火有以助之。


青黛黃連,以清肝火。


梔子元參,以清心肺之火。


知肌乘(——此處缺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22#
 樓主| 發表於 2013-1-6 04:07:11 | 只看該作者

蒼耳散

 

(無擇)、治鼻淵。


(鼻流濁涕不止,名鼻淵。乃風熱爍腦,而液外滲也。經曰:腦滲為涕。又曰:膽移熱於腦,則辛、鼻淵。即山根,辛、,酸痛也。原病式曰:如以火爍金,熱極則反化為水。肝熱甚則出泣,心熱甚則出汗,脾熱甚則出涎,肺熱甚則出涕,腎熱甚則出唾。皆火熱盛極,消爍以致之也。)


白芷(一兩)、薄荷、辛夷(各五錢)、蒼耳子(炒二錢半)為末,食前蔥茶湯調下二錢。


凡頭面之疾,皆由清陽不升,濁陰逆上所致。


白芷主手足陽明,上行頭面,通竅表汗,除濕達皮腦液(——此處缺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23#
 樓主| 發表於 2013-1-6 04:07:36 | 只看該作者

辛夷散

 

(嚴氏)、治鼻生息肉,氣息不通,不聞香臭。


(鼻為肺竅,氣清則鼻通,氣熱則鼻塞。濕熱甚盛,蒸於肺門,則生息肉。猶濕地得熱而生芝菌也。)


辛夷、白芷、升麻、本、防風、川芎、細辛、木通、甘草、等分為末,每服三錢,茶調下經曰:天氣通於鼻。


若胃中無痰火積熱,是平時上升,皆清氣也。


由濕火內焚,風寒外束,行頭芎下為(——此處缺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24#
 樓主| 發表於 2013-1-6 04:08:14 | 只看該作者

玉屑無憂散

 

(陳無擇)、治纏喉風痹,咽喉腫痛,咽物有礙。


或風涎壅滯,口舌生瘡,大人酒症,小兒奶癖,及骨屑哽塞。


元參、黃連、荊芥、貫眾、山豆根、茯苓、甘草、砂仁、滑石(五錢)、硼砂、寒水石(三錢)


元參黃連寒水石清火,貫眾山豆根解毒,滑石茯苓利水,砂仁硼砂軟堅,並能消骨鯁。


荊芥有氣細細(——此處缺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25#
 樓主| 發表於 2013-1-6 04:08:49 | 只看該作者

腎熱湯

 

(千金)、治腎熱,耳流膿血,不聞人聲。


耳為腎竅,舌為心竅。


以舌非孔竅,故心亦寄竅於耳。


十二經中,除足太陽手厥陰,其余十經,皆入絡耳中。


腎治內之陰,心治外之陽,清淨精明之氣,上走空竅,而耳聽斯聰矣。


若二經不調,陰陽不和,或煩勞陰虛,或衛氣血磁石(、紅淬七次)、牡蠣(鹽水煮、粉)、白朮(炒五兩)、麥冬、芍藥(四兩)、甘草(一兩)磁石體重,辛鹹色黑,補腎祛熱,通耳明目,故以為君。


牡蠣鹹寒,軟痰破結。


生地大寒,而耳皆能防水藥,(——此處缺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26#
 樓主| 發表於 2013-1-6 04:09:10 | 只看該作者

綠豆飲

 

凡熱毒勞熱諸火,熱極不能退者,用此最妙。


用綠豆不拘多寡,寬湯煮糜爛,入鹽少許,或蜜亦可。


待冰冷,或濃,或稀,或湯,任意飲小水清熱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27#
 樓主| 發表於 2013-1-6 04:09:31 | 只看該作者

香連丸

 

(直指)、治脾胃兩經中濕火,傳變大腸,下痢赤白,膿血相雜,裡急後重。


(濕熱之積,瘀干血分則赤,瘀干氣分則白。赤白兼下者,氣血俱病也。後重裡急者,氣滯不通也。按裡急後重,有因火熱者,有因氣滯者,有因積滯者,有因氣虛者,有因血虛者,當審證論治。)


黃連(二十兩。吳茱萸十兩同炒。去茱萸用。)、木香(四兩八錢。不見火。)、醋糊丸,米飲痢為飲食不節,寒暑所傷,濕熱蒸鬱而成。


黃連苦燥濕,寒勝熱,直折心脾之火,故以為君溫陽,消克加石蓮肉,治噤口痢。


(石蓮清心火,開胃口。)


加大黃,治熱痢積滯。


(大黃瀉胃熱。蕩積梅(——此處缺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28#
 樓主| 發表於 2013-1-6 04:09:52 | 只看該作者

雪梨漿

 

解煩熱,退陰火,此生津止渴之妙方也。


用清香甘美大梨,削去皮。


用大碗盛清冷甘泉,將梨薄切,浸於水中,少傾。


水必甘美,但頻飲其水,勿食其渣,退陰火極速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29#
 樓主| 發表於 2013-1-6 04:10:17 | 只看該作者

大清飲

 

治胃火煩熱,狂躁嘔吐等證,可與白虎湯出入酌用。


知母、石斛、木通(一錢五分)、石膏(生用三五錢)、或加麥門冬。


按人身熱病最多,蓋素蘊之熱,挾天時之熱而橫發爾,是則胃氣清和,遇暄熱而不覺其熱者多因虛其(——此處缺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0#
 樓主| 發表於 2013-1-6 04:11:43 | 只看該作者

卷九  上  除痰門

 

內經只有積飲之說,並無痰證之名。


至仲景始立四飲之名,而痰飲居其一。


今後世相傳,必者必以者或以勞倦,或以憂思酒色,致成勞損非風卒厥者。


或脈見細數,臟無陽邪,時為嘔惡泄瀉氣短聲喑等證。


但察其形氣病氣,本非有餘者,皆虛痰也。


此則但宜調補,若或攻之,無不危矣。


總之治痰之法,但能使元氣日強,則痰必日少。


即有微痰,亦自不能為害,而且充助胃氣。


若元氣日衰,則水穀津液,無非痰爾。隨去隨生,有能攻之使盡,而且保元氣無恙者乎。


故善治痰者,惟能使之不生,方是補天之手。


苟不辨其虛實,而欲一概攻之。


如王隱君所論,內外百病皆生於痰,悉用滾痰丸之類。


其亦但知目前,而不知日後之患哉。


諸家治痰之法,多有治其標者,雖不可執,亦不可竊也。


詳列如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1#
 樓主| 發表於 2013-1-6 04:12:06 | 只看該作者

苓桂朮甘湯

 

(金匱)、治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


茯苓(四兩)、桂枝、白朮(三兩)、甘草(二兩。)


痰飲陰象,阻抑其陽,用此陽藥化氣以伸其陽,此正法也。


茲所主乃在胸脅支滿目眩者,何痰衛肺反去旨出(——此處缺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2#
 樓主| 發表於 2013-1-6 04:12:39 | 只看該作者

二陳湯

 

(局方。陳皮半夏,貴其陳久,則少燥散之性,故名二陳)治一切痰飲為病,咳嗽脹滿,嘔吐惡心,頭眩心悸。


(稠者為痰,稀者為飲,水濕其本也。得火則結為痰,隨氣升降。在肺則咳,在胃則嘔,在頭則眩,在心則悸,在背則冷,在脅則脹,中脘有痰。令人憎寒壯熱頭痛,類外感表證。久則潮咳夜重,又類陰火內傷。走注肢節疼痛,又類風證,但肌色如故,脈滑不勻為異。)


半夏(薑製二錢)、陳皮(去白)、茯苓(一錢)、甘草(五分)、加薑煎。(薑能製半夏之毒。)


黛,濕痰加蒼朮加香附枳殼。


脅半夏辛溫,體滑性燥,行水利痰為君。


痰因氣滯,氣順則痰降。


(龐安常曰:善治痰者,不故以茯苓滲濕為臣。中不和則痰涎聚,又以甘草和中補土為佐也。或曰:有痰而渴,宜去半夏,代以栝蔞貝母。吳鶴皋曰:渴而喜飲水者,易之。渴而不能飲水者,雖渴猶宜半夏也。此濕為本,熱為標,濕極而兼勝已之化,非真象也,按貝母寒潤,主肺家燥痰。半夏溫燥,主脾家濕痰。雖俱化痰,而寒濕燥潤各異。脫或誤施,貽害匪淺,用者宜審之。有血不足,陰火上逆,肺受火傷,整肅之令,不得下行。由是津液混濁,生痰不生血者,名燥痰,當用潤劑。如地黃門冬枸杞之類,滋陰降火,而痰自清。若投二陳,立見危殆。有頭風眉梢骨痛,投以風藥不效,投以痰藥見功。又有眼赤羞明,與之涼藥不瘳,異以痰劑獲愈。有人坐處吐痰滿地,不甚稠黏,只是沫多,此氣虛不能攝涎,不可用利藥,宜六君子加益智仁一錢以攝之。)


去茯苓甘草,名陳皮半夏湯。


再加桔梗,名桔梗半夏湯。


去陳皮甘草,名半夏茯苓湯,治水薑湯,加膽星牆倒壁香片子痰結胸名加味名溫中化丸。


治痰單用半夏奈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樓主| 發表於 2013-1-6 04:13:02 | 只看該作者

潤下丸

 

治膈中痰飲。


廣陳皮(去白八兩,鹽水洗浸。)、甘草(二兩蜜炙)蒸餅糊丸。


或將陳皮鹽水煮爛,晒乾,同陳皮燥濕而利氣,濕去則痰消,氣順則痰下,食鹽潤下而軟堅,潤下則痰降,軟堅則痰化。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4#
 樓主| 發表於 2013-1-6 04:18:10 | 只看該作者

順氣消食化痰丸

 

(瑞竹堂)治酒食生痰,胸膈膨悶,五更咳嗽。(過飲則脾濕,過食辛熱油皆能生痰。


壅於胸膈,故滿悶,五更咳嗽。


由胃有積熱,至此時火氣流入肺中,故半夏(薑製)、膽星(一斤)、青皮、陳皮(去白)、萊菔子(生用)、蘇子(沉水者)山楂、麥芽夏南星白礬皂角痰由濕生,半夏南星,所以燥濕。


痰由氣升,蘇子菔子杏仁,所以降氣。


痰由氣滯,青皮陳消,(——此處缺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5#
 樓主| 發表於 2013-1-6 04:18:33 | 只看該作者

金水六君煎

 

治肺腎虛寒,水泛為痰。


或年邁陰虛,血氣不足。


外受風寒,咳嗽嘔惡,多痰神效妙劑,此六君子湯之變方也。


當歸(二三錢)、熟地(三五錢)、陳皮(一錢半)、半夏(二錢)、茯苓(二錢)、炙草(一錢)、加快者,加白芥子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6#
 樓主| 發表於 2013-1-6 04:18:57 | 只看該作者

金沸草散

 

(活人)治肺經傷風,頭目昏痛,咳嗽多痰。


(風盛則氣壅,氣壅則痰升,故頭痛而咳嗽。直指方云:咳嗽,感風者鼻塞聲重。傷冷者淒清怯寒,挾熱為焦煩,受濕為纏瘀血則膈間腥悶,停水則心下怔松。三因方云:一婦牙疼,治療不效,口頰皆腫,以金散大劑煎湯,熏漱而愈。)


旋覆花(即金沸草)、前胡、細辛(一錢)、荊芥(錢半)、赤茯苓(六分)、半夏(五分)、甘草(有熱加柴胡黃消痰而降氣。故下氣利濕(——此處缺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7#
 樓主| 發表於 2013-1-6 04:19:26 | 只看該作者

半夏白朮天麻湯

 

(東垣)治脾胃內傷,眼黑頭眩,頭痛如裂,身重如山。惡心煩悶,四肢厥足太陰痰厥頭痛。


(痰厥者,濕痰厥逆而生也。痰逆則上實,故令頭痛目眩,眼前東垣曰:太陰頭痛,必有痰也。少陰頭痛,足寒而氣逆也。太陰少陰二經,雖不痰與氣逆,壅於膈中,頭上氣不得暢而為痛也。)


半夏(薑製)、麥芽(錢半)、神麯(炒)、白朮(炒一錢)、蒼朮(泔浸)、人參、黃(蜜炙)、陳五錢。


痰厥頭痛,非半夏不能除。


(半夏燥痰,而能和胃。)


頭旋眼黑,虛風內作,非天麻不能定。


濕故結,發躁痛也乃濕頭痛所犯手乃自地升天者也。


太陽頭痛,惡風寒,脈浮緊,川芎羌活獨活麻黃之類為主。


少陽頭痛,脈弦細,往來寒熱,柴胡黃芩為主。


陽明頭痛,自汗,發熱,惡寒,脈浮緩長實者,升麻葛根白芷石膏為主。太陰頭痛,必有痰,體重或腹痛,為痰癖,其脈沉緩,蒼朮半夏南星為主。


少陰頭痛,三陰三陽,經不流行,而足寒氣逆,為寒厥,其脈沉細,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


厥陰頭項痛,或吐涎沫,厥冷,脈浮緩,吳茱萸湯主之。


血虛頭痛,當歸川芎為主。


氣虛頭痛,人參黃、為主。


氣血俱虛頭痛,調中益氣湯,少加川芎蔓荊子細辛。


清空膏,風濕頭痛藥也。

白朮半夏天麻湯,痰厥頭痛藥也。


羌活附子湯,厥逆頭痛藥也。


如濕氣在頭者,以苦吐之,不可執方而治。


按以苦吐之者,瓜蒂散濃茶之類是也。


或搐去鼻中黃水,亦治濕氣在頭之捷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8#
 樓主| 發表於 2013-1-6 04:19:47 | 只看該作者

六安煎

 

治風寒咳嗽,痰滯氣逆。


陳皮(一錢五分)、半夏(二三錢)、茯苓(二錢)、甘草(一錢)、杏仁(一錢)、白芥子(五七分易散,宜加北加防風一錢葉。


若風邪宜一片。


凡君煎,俱此暫開痰氣去杏仁白芥子,加炒乾薑一二錢,砂仁四分,名和胃二陳煎。


治胃寒生痰,惡心嘔吐,滿悶二陳加酸(——此處缺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9#
 樓主| 發表於 2013-1-6 04:20:36 | 只看該作者

礞石滾痰丸

 

(王隱君)、治實痰老痰,怪證百病。


(風木太過,剋制脾土,氣不運化,積滯生壅塞中上二焦,回薄腸胃曲折之處,謂之老痰。變生諸證,不可測識,非尋常藥餌所能此丸主之。)


青礞石(一兩)、沉香(五錢)、大黃(酒蒸)、黃芩(八兩)、將礞石打碎,用焰硝一兩,同入瓦久者佳。


新臥,令藥在胸礞石剽悍之性,能攻陳積伏歷之痰。


(吐痰水上,以礞石摻之,痰即隨下,故為利痰聖藥。)


天而下未詳,眉棱耳心下嘈狀。


或骨疼痛身習習如有二荏苒之腸毒便潤三焦痰,自加元明粉一兩,朱砂為衣,治同。


減大黃黃芩各六兩,加橘紅半夏各二兩,甘草一兩,竹瀝(——此處缺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40#
 樓主| 發表於 2013-1-6 04:20:58 | 只看該作者

清膈煎

 

治痰因火動,氣壅喘滿,內熱煩渴等證。


陳皮(一錢五分)、貝母(二三錢敲碎)、膽星(一二錢)、海石、木通(二錢)、白芥子(五七分)


頭面紅赤,煩痰火閉結,大(——此處缺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5 00:36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