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傳記●郭秉文】 郭秉文(西元一八八○~一九六九年),字鴻聲,江蘇江浦人。
清光緒六年二月十六日出生於上海。
二十二年(一八九六)畢業於上海清心書院。
此後十年間,除在清心書院任教一年外,曾在海關、郵務及浙東釐金局等處工作。
三十四年(一九○八)入美國渥海渥州島斯特大學(WoosterCollege)深造,於宣統三年(一九一一)獲理學士學位。
民國元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碩士學位,兩年後獲教育學博士學位。
其博士論文為中國教育制度沿革史(TheChineseSystemofPublicEducation),是即我國獲得哥大師院博士學位之第一人。
民國三年返國,初在上海商務印書館任編輯。
四年至九年,應江謙校長聘,任南京商等師範學校教務主任。
其間曾擔任日本及菲律賓教育考察團、歐洲及美國教育考察團團長,率團到各該國考察教育。
九年至十四年,任南高及民十成立之東南大學校長,並兼長上海商科大學。
其間曾擔任上海商務印書館總編輯,編纂韋氏英漢大辭典。
擔任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董事。
出席世界教育會議,任中國代表團首席代表。
民國十四年,辭去東南大學校長,前往美國,任芝加哥大學哈里斯基金學院講座。
翌年五月二十五日,在紐約市創立華美協進社(ChinaInstituteinAmerica,Inc.),旨在致力中美文化交流與合作,並為中國留學生服務。
郭氏擔任社長達五年之久。
民國十九年回國,在上海創辦中國國際關係研究所(TheChinaInstituteofInternationalRelations),擔任所長。
該所發行英文中國季刊(ChinaQuarterly),迄至二十六年。
其間曾任上海信託公司總經理、中國海關稅務局總稅務司等職務。
二十五年,任中國赴美幣制代表團團員(團長陳光甫,另一團員為顧翔翼),赴美協商我國幣制事宜。
抗戰前夕出任實業部國際貿易局局長。
旋奉派赴歐洲,常駐英倫。
二十六年,代表財政部孔部長向美國洽商借款。
抗戰期間以財政部常務次長兼駐英大使館財務參贊身分,從事國際貿易、向外借款等任務,尤以抗戰中期美國的五億美元與英國的五千萬鎊借款,對我軍民士氣有很大鼓勵。
惜美國借款有二億美元不能使用,英國借款最後只拿到八百萬鎊。
抗戰末期擔任聯合國糧食與農業會議中國代表團首席代表,聯合國貨幣與財政會議中國代表團代表之一,以及出任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副署長兼祕書長。
獻替良多。
民國三十六年夏退休,息影華府。
此後,曾任華府中美社會科學協會總幹事。
四十三年,任教育部在美教育文化事業顧問委員會委員,四十六年起兼任主任委員,迄至五十八年八月二十九日逝世為止,享年八十有九。
其間於四十七年創辦華府中美文化協會,擔任副會長、會長有年。
郭夫人夏瑜女士協助會務,貢獻亦多。
他為人和藹可親,謙虛誠摯,與之相處,有「如飲醇膠、如坐春風」之感。
其著作以英文為多,悉收入郭秉文先生紀念集。
五十九年元月二十日,蔣總統褒揚令有云:「郭秉文才識宏通,學術淵博。
歷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及國立東南大學校長,成材綦眾,望重士林。
抗戰期間受任財政部次長,頁獻良多。
戰後出任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副署長,翔贊復員,尤多建白。」
可謂實至名歸。
見附圖1。
(宋晞)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