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美術●滕昌祐】 滕昌祐(活動於西元九世紀後期至十世紀初),字勝華,本吳郡人。
唐廣明元年(八八一)二月,黃巢作亂,攻克長安,隨僖宗(八七四~八八八)入蜀,畫史乃稱其為五代前蜀人。
性情高潔,不婚不官,脫略時態,惟以文學書畫是好。
畫無師承,工於寫生,擅畫花鳥、草蟲、蔬果,嘗於居處栽花竹杞菊,以觀植物之榮憔,因得其神似,所寫草蟲,人謂之點畫,所作折枝花果,深自標許,自稱曰丹青。
或謂其花鳥「隨類傅彩,用色鮮妍,邊鸞之亞也」,其畫由寫生入手,故所畫動物、禽鳥、魚介、草蟲、花卉,觸類旁通,動物尤工,並以畫鵝得名;
花卉則以牡丹、芙蓉最得心應手。
兼善作大字,人稱曰滕書。
滕氏作品迄北宋尚多流傳,宣和二年(一一二○)編宣和畫譜,猶錄其作品六十五件,包括鵝十六,其他禽類十八(多以花卉為背景);
牡丹九,芙蓉十一(多為鳥獸之背景),魚七,龜三,貓二;
由此可看出滕氏畫路之廣及其偏好。
宣和畫譜所著錄滕氏畫跡,雖未必盡真跡,縱然為摹本或膺品,亦足證明滕氏時譽之盛,及其畫題材與風格之大概。
至乾隆八、九年間(一七四三~四四),編石渠寶笈,清內附則僅存其畫四件:一、春雀引雛,二、筠籠絡緯,三、牡丹,四、芳實藏甘。
現均藏故宮博物院,惟以無證據可考,史家乃多捨而不論。
(姜一涵)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4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