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7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傳記●程頤】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23 10:19: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傳記●程頤

 

程頤(西元一○三三~一一○七年),字正叔,洛陽人。

 

生於宋仁宗明道二年,卒於徽宗大觀元年,七十五歲。

 

學者稱伊川先生。

 

與兄明道並稱二程。

 

年十八,遊太學,時胡安定為直講,以「顏子所好何學論」試諸生,見伊川之作,大為驚喜,立即延見,處以學職。

 

同學呂希哲欽服他的學問,首先以師禮事之。

 

英宗神宗兩朝,大臣屢次薦舉,皆不出仕。

 

哲宗即位,以司馬光諸人之薦,召為崇政殿侍講,時文彥博為太師,侍立帝旁,終日不懈,帝告以稍事休息,亦不離去。

 

而伊川為講官,容貌莊嚴,對皇帝亦不稍假借。

 

有人對伊川說:「君之嚴,視文公之恭,孰為得失?」

 

答道:「文公四朝大臣,事幼主不得不恭。

 

某以布衣職輔導,亦不敢不自重也」。

 

每當進講,伊川不厭反復,推明義理,總要將道理關聯到君王身心上來。

 

某日,呂公著與范純仁入侍經筵,聽伊川講說,出而歎曰:真侍講也。

 

伊川為帝王師,德望甚隆,一時士人多歸門下。

 

伊川亦以天下自任。

 

議論褒貶,無所顧避。

 

時蘇賦在翰林,有重名,門下文士亦甚。

 

文士不樂拘檢,自蘇軾以下,皆以伊川為迂執,終於釀成洛蜀兩黨之爭。

 

紹聖年間,朝廷復行新政,蘇賦遭貶,伊川更削籍竄放四川涪州。

 

三年後纔得放還。

 

後又遭講學之禁,四方學者相從不捨,伊川告諭曰:「尊所聞,行所知,可矣;

 

不必及吾門也。」

 

伊川卒時,學禁方嚴,敢送葬者,寥寥四五人。

 

撰有周易程氏傳,行於世。

 

伊川以師道自任,接學者以嚴毅。

 

冬月某日,閉目靜坐,楊龜山、遊定夫立侍不敢離去。

 

久之,開目對二人說:「日暮矣,姑就舍」二人辭出,門外積雪已尺餘。

 

此便是所謂「程門立雪」之故事。

 

有時學者議論異同,若明道,便說「更有商量」。

 

在伊川,則直加駁斥曰「不然」。

 

明道曾說:「異日能尊嚴師道者,是二哥。

 

若接引後學,隨人才而成就之,則某不得讓焉。」

 

二程講學之時,主要觀念發自明道。

 

明道既卒之次年,伊川為侍講,此後有二十二年獨立講學之時間,終於使他自己之生命與思路透顯出來,而有了義理之轉向。

 

唯此一轉向,伊川既不自覺,二程門人於明道卒後,亦皆繼續師事伊川,而並不以為兩程夫子有義理系統之不同;

 

謝上蔡、楊龜山亦是秉承「以明道為主之二程學」而發展。

 

此一義理轉向與系統分裂之機,雖為伊川所開啟,而其明朗化,則要到朱子舍明道而極成伊川之恩理,纔清楚地顯示出來。

 

明道之義理綱領,由楊龜山傳衍為前期閩學,又由謝上蔡傳至胡五?

 

而開湖湘學統。

 

而陸王之學,亦與明道之綱領實不相違。

 

伊川之綱領,則為朱子所繼承。

 

朱子之「理氣二分,心性情三分,先涵養後察識,即物窮理」,皆承伊川而來。

 

後世所謂程朱之學,皆只承述伊川朱子。

 

而在宋明儒學之中,伊川朱子亦實顯示一新的義理系統。

 

〈見圖一〉(蔡仁厚)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799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7 10:22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