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藥學●五倍子】 本品為我國大宗出口藥材之一。
唐本草拾遺及宋開寶本草均有記載,自古用作收斂止痢劑,古方「百藥煎」即係五倍子粉末及少許茶末經酒麯發酵後乾燥而得。
其來源乃係漆樹科(Anacardiaceae)植物鹽膚木(RhusChinensisMill.)之嫩葉或葉柄被倍蚜科(Aphididae)昆蟲角倍蚜(MelaphisChinensisBell.)或倍蛋蚜(MelaphisPaitanTsaietTang)寄生後所生成之蟲癭,在九~十月間採收經烘焙乾燥而得。
(見圖一)據刈米達夫云:本品含單寧(Tannin)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七十,其中以Pentam-digalloyl-B-glucose為主。
此外尚含有少量之沒食子酸(GallicAcid)、樹脂、脂肪、澱粉等。
由於本品有效成分為單寧,其對蛋白質有沈澱凝集作用,可和組織中之蛋白質、膠質結合產生不溶性物質,呈現收斂作用,血管收縮、知覺遲鈍及止血作用。
又能減少胃腸之分泌與抑制其蠕動,故有便祕之傾向,對慢性下痢則能抑制之而有止瀉作用。
故曰:五倍子內用對下痢,外用對出血、火傷、燙傷均有效;
而在工業上,五倍子更為五倍子單寧酸(Gallo-tannicAcid)、沒食子酸等之製造原料,並用於皮革工業、墨水及黑色染料等。
(林明煊)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6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