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歷史文物●鈞窯】 鈞窯,址在河南省禹縣(古鈞州)西鄉神垕鎮,禹州志載:「州西南六十里,亂山中有鎮曰神垕。
有土尊,可陶為磁。」
禹縣在北宋時候是陽翟縣,金稱鈞州、明萬曆三年(西元一五七五),因避神宗朱翊鈞諱,改稱禹州。
鈞窯的鈞字,有寫成均字者。
鈞窯是屬於北方青瓷系統的一種瓷器。
鈞窯突起於汝窯(臨汝窯)最盛之時,而在南宋的一段時期中,為北方最為盛行的一種瓷器。
鈞窯的燒造,一直延續到元代,始逐漸式微。
鈞窯瓷器是從青瓷到彩瓷的一種過度產品。
關於鈞窯的生產背景,有些研究者認為是由於金人入侵後,汝窯和北宋官窯遭到破壞,才在鈞州生產這種新青瓷來代替的。
神垕鎮野豬溝首先燒造的青釉夾紫紅斑的瓷器,就是鈞窯風格的標準作品,後人便稱這種紫紅斑色釉的作品為鈞紫,而另一種淨紅色釉的作品,則稱之為鈞紅,景德鎮在宋元時期,曾仿作這兩種色釉瓷器。
鈞窯瓷器中,也有粗製濫造的,大都是元代燒造的,這種瓷器稱之為元鈞或元瓷,不如南宋鈞州產品受到重視。
著錄品評鈞窯的文字很多,如博物要覽:「均州窯,有硃砂紅、蔥翠青(俗名鸚哥綠)、茄皮紫者,紅如燕支,青若蔥翠,紫若墨黑,三者色純無少變露者,為上品,底有一二數目字號為記。
豬肝色、火裏紅、青綠錯雜若垂涎,皆上。
三色之燒不足者,非別有此樣,俗取鼻涕豬肝等名,是可笑耳。
此窯惟種菖蒲盆底佳甚,他如坐墩鑪合方缾罐子,俱黃沙泥坯,故器質不佳,近年新燒,皆宜興砂土為骨,釉水微似,製有佳者,但不耐用。」
留青日札:「均州窯,稍具諸色,光彩太露,有兔絲紋、火燄青。」
清祕藏:「均州窯,紅若臙脂者為最,青若蔥翠、紫若墨色者,次之,色純、而底有一二數目字號者佳,其雜色者,無足取。」
通雅:「均州有五色,窯變則時有之。」
其有紫紅斑色釉的鈞窯器,稱之為窯變瓷器中之代表作,也就是所謂釉具五色之意。
(宋龍飛)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