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醫學●痺病】 痺病,亦名痺症,由於人體中,氣血虧損,腠理疏豁,正氣不能護衞,風、寒、濕三氣乘虛錯雜侵入,使人體經絡壅阻,氣血凝滯,遂發生痺症。
內經素問痺論篇:「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痺。」
聖濟總錄諸痺統論說:痺病,淺則容於肌膚,深則留於骨髓,陽多則行流散徙而糜常;
陰多則凝泣滯礙而有著。
痺病之名稱不一,因風氣過勝,疼痛游走,而無定處者,曰行痺。
因寒氣過勝,疼痛部位固定某處不移者,曰著痺。
從邪氣侵襲部位分:有皮痺、肌痺、肉痺、筋痺、脈痺、骨痺、腸痺。
痺症表現症狀:有寒、有熱、有濕、有燥、有痛、有不痛、有不仁、有血凝不流、有屈而不能伸。
寒為陽氣少,陰氣多,病氣相益,故寒。
熱為陽氣多,陰氣少,病氣盛,兩氣相感,故熱。
燥為陽氣多,陰氣逆,兩氣不能相調,故燥。
濕為陽氣少,陰氣盛,兩氣相感多汗而濡,故濕。
痛為寒氣陰邪侵入陰經,留肌肉筋骨之間,氣血凝滯不行,故痛。
其不痛者為病久深入,營衞行澀,經絡時疏,故不痛。
皮膚不榮,肌肉厚,故為不仁;
另有五種情形亦不痛,痺在骨則重,在筋則拘急屈而不伸,在脈則血凝不流,在肉則不仁,在皮則寒,凡此五者皆不痛。
類經說:痺症逢寒則蟲(經孿),逢熱則縱(緩弛)。
內經靈樞刺節真邪論:虛邪入身,寒熱相搏,久留內著,寒勝熱則骨痛肉枯,熱勝寒則肉肌腐,有熱為膿,無熱為疽,內傷於骨,骨蝕則筋屈不能伸,邪居其間,發為筋溜,衞氣結而不出,津液留於中,合為腸溜,宗氣轉之,手按則堅有所結,深中於骨。
又痺症因季節不同,風、寒、濕氣相交轉合,症狀亦異。
痺論說:「春遇此發為筋痺,夏遇此發為脈痺,至陰遇此發為肌痺,秋遇此發為皮痺,冬遇此發為骨痺。」
人體五臟六腑有俞有合,痺症在外邪侵入後,由表傳裏,由腑傳臟,各因內部抵抗不足形成病變。
經曰:筋痺不已,復感於邪,內容於肝,使人夜臥多驚。
筋脈拘急,飲多溺數,胸腹脹滿,喘息善怒。
脈痺不已,復感於邪,內容於心,使人經脈不通,火鬱煩悶,逆氣上升,噎乾善噫,心腎不交,怔沖狂笑。
肌痺不已,復感於邪,內容於脾,使人四肢懈怠,咳嗽嘔汁,痞悶不通。
皮痺不已,復感於邪,內容於肺。
使人煩滿喘息,胃氣不得下降,嘔吐而善愛思。
骨痺不已,復感於邪,內容於腎,使人腰酸背痛,以脊代頭,以尻代踵,善忘神恍,而多懼恐。
六腑之痺。
以腸與胞為著,腸胃之痺,常因飲食不節所致,邪氣循俞而入,各舍其腑,大腸為肺之府,痺則肺氣不通,糟粕不化,中氣喘爭,時發飱泄。
小腸為心之府,痺則心火燥,爍津液不潤,多飲小便不出。
胞痺為膀胱氣閉,熱鬱於內,小便癃澀。
痺病中有兩種無定著之症:即周痺與眾痺,類經說:周痺,在血脈之中,隨脈上下,與氣流通,不能左右,遍於全身,故曰周痺。
眾痺,隨聚而發,各在其處,更發更止,更居更起,以左應右,以右應左,患無定所,故曰眾痺。
此外,聖濟總錄中尚有:血痺,肌膚時若微風吹拂疏疏之感;
風冷及風濕痺,足膝痠痛,行履艱難,四肢身體俱痛,乃諸陽經陽氣。
滯逆不能營養筋脈,故機關弛縱,手足不隨。
(馮文質)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