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藥學●蜈蚣】 蜈蚣為蜈蚣科動物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SubspinipesMutilans(L.)Koch、蜈蚣ScolopendraCentipede、大蜈蚣ScolopendraMutilans(L.)Koch或其近緣動物之之乾燥全體。
藥材性狀:乾燥全蟲,體細長而扁平條形,其長寬與活體相同,長約十二至十五公分,寬約○.六至一.○公分。
全體由二十二個同形環節構成,最後一節稱尾腳,細小。
頭部紅褐色,有觸角及毒鉤各一對;
背部黑綠色,有光澤,並有二條突起之稜線;
腹部棕黃色,皺縮。
每節有腳一對,生於兩側,腳黃色或紅褐色,向後彎曲作鉤形,下垂交叉於腹面,最後一節如刺。
斷面有裂隙或空虛。
稍有腥氣,並有特殊刺鼻之臭氣,味辛而微鹹。
以身乾、條長、頭紅、足紅棕色、身黑絲、頭足完整者為佳。
成分:蜈蚣含有脂肪、膽固醇、蟻酸、組織胺(Histamine)樣物質及溶血性蛋白質。
尚含有δ烴基離胺酸(δ-Hydroxylysine)、亮胺酸(Leucine)、精胺酸(Arginine)、組胺酸(Histidine)、甘胺酸(Glycine)等胺基酸及牛膽素(Taurine)等。
藥理作用:蜈蚣對腫瘤細胞具有抑制作用;
蜈蚣水浸液(一比四)對癬菌、皮膚真菌等有不同程度之抑制作用。
性味:辛、溫,有毒。
效用:袪風、定驚、攻毒、散結劑。
治中風、驚癎,癥積瘤塊、瘡瘍腫毒、風癬、白禿、痔漏、蛇傷等。
(許喬木)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0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