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地學●經濟地理學】 經濟地理學(EconomicGeography),是依地理觀點來研究人類經濟活動的學問,為人文地理學中之一部門。
其討論對象為經濟活動,討論目的是以掌握經濟活動的空間組織為核心。
討論方法是以統計學為主體的計量方法及數學模式。
討論目標為分析過去及現況類型及預測未來經濟活動的空間發展。
討論內容兼顧經濟活動的基本事實及基本概念、法則和理論。
討論重點在於:一、各地區經濟活動之分布狀態及區域差異。
二、環境對經濟活動的影響。
三、人在各地區之經濟活動之異同。
四、經濟活動的空間關係及區位預測。
換言之,經濟地理學是就特有的主題從事研究,這些主題是人-環境、區域及空間。
經濟地理學如將研究焦點放在經濟活動區位的原理原則上,藉理論的建立和驗證,以解釋和預測地表上各種經濟活動區位的探討,是為空間觀點的研究。
如將焦點置於自然環境對經濟活動的影響,或討論環境和人類經濟活動的一般性關係,亦即闡釋人地相互關係的研究,是為人-環境觀點的研究。
如將焦點置於經濟活動的區域差異及區域類型,即為區城觀點之研究。
經濟地理學一詞,為德國地理學者葛滋(W.Gotz)於西元一八八二年發表了一篇經濟地理學的課題的論文以後,首倡的名詞,在此之前,商業地理學一詞已經存在,地理學的歷史可遠溯至希臘古典時代,所以經濟地理學可說自希臘時代即已萌芽,真正發展在一八八二年以後。
一八八二至一九二○年,為地理學人地傳統中環境決定論思想時代,此時經濟地理學致力探討自然環境對人類經濟活動的影響。
一九二○至一九三○年,人地傳統的可能論取代了決定論,經濟地理的研究由自然影響人類的單向因果關係轉為環境和人類經濟活動的一般關係。
一九三○至一九五○年,經濟地理進入地理區域傳統時期,討論經濟活動區域差異為此時期最重要目的。
一九五三年,地理學界掀起方法革命-計量革命及方法論革命-理論革命,經濟地理受此影響,而進入了所謂空間傳統的時代,此時期以經濟活動區位的原理原則為研究主題,理論和模式的建構為最主要之趨勢。
一九六○至一九七五年,是經濟地理鼎盛時期,經濟地理成了人文地理的先導學科,一九七五年以後情況已有改變,社會問題凌駕經濟問題之上,經濟地理學的重要性,已被社會地理學所取代。
(鄧景衡)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9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