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傳記●沈括】 沈括(西元一○三一~一○九五年),字存中,宋杭州錢塘(浙江杭縣)人。
生於天聖九年,歿於紹聖二年,享年六十有五。
父沈周,官至太常司少卿分司南京。
括襲父蔭,初仕為沭陽(江蘇沭陽)主簿,整治沭水,任甯國(安徽甯國)縣令,修治圩田,有政聲。
嘉祐八年(一○六三)舉進士。
治平三年(一○六六)編校昭文館書籍,參預詳定渾天儀。
熙寧元年(一○六八)補昭文館校勘,編修「南郊式」。
四年(一○七一)遷太子中允、檢正中書刑房公事,兼提舉司天監,加史館檢討,薦衛朴入監修曆,疏浚汴河,創分會築堰測量地形法。
六年(一○七三)遷集賢校理,作「渾儀」、「浮漏」、「景表」三議。
察訪兩浙。
七年(一○七四)遷太常丞、同修起居注,繼遷右正言、司天秋官正,察訪河北。
嘗觀察浙東雁蕩山、河北太行山,發現其地形構造原理,新製渾儀、浮漏,多創造性改進。
八年(一○七五)上「修城法式條約」。
為使遼國信使,假翰林侍讀學士,與契丹爭論河東地界,獲勝歸。
成「使契丹圖鈔」、「乙卯入國奏請」並「別錄」。
九年(一○七六)拜翰林學士、權三司使,詳定江、淮鹽法,改革陝西鹽鈔法,因請免兩浙下戶役錢,為御史蔡確所誣劾,罷權三司使,以集賢院學士知宣州。
元豐三年(一○八○)改知延州(陝西延安),兼鄜延路經略安撫使,奉命措置陝西四路防務。
嘗考察鄜延境內石油礦藏,試製油墨成功,調查延州出土植物化石,並據以推論古氣候,又留心邊境各族事務,研究西夏歷史地理,撰作樂曲「凱歌」,令士卒歌唱,以激勵士氣。
上「邊略」編繪成圖,觀察定河流城附近沙漠地貌。
徐禧專擅築永樂城,奉命節制修城事,城成,括還米脂(陝西米脂),後夏人來攻,建議戰守方略,徐禧不從,永樂城陷,括亦以措置乖方罪責授均州團練副使,隨州(湖北隨縣)安置。
八年(一○八五)從秀州團練使,本州安置。
自隨洲經安陸、漢口東下,冬抵秀州(浙江嘉興),途中考察江、漢間地形,確定古雲夢澤方位。
元祐二年(一○八七)「守令圖」,一名「天下州縣圖」編成,計大圖一、小圖一、分路圖十八幅。
三年(一○八八)遷居潤州夢溪(江蘇鎮江東),開始著作「良方」、「夢溪筆談」、「忘懷錄」等書,並收藏名家書畫。
稱陶潛、白居易、李約為「三悅」,琴、棋、禪、墨、丹、茶、吟、讀、酒為「九客」,過著隱居生活。
綜其一生辦理科學事業,興水利,修曆法,改良器械,編製地圖,監造軍器,研究天文、地質、地理、數學、醫學、音樂、物理學,各有創獲;
又以文學著稱於時;
且於吏治、外交、財政及軍事,皆能運用科學方法,而建非常之功。
「夢溪筆談」載括本人創造發明,及宋初百餘年各種科技、人文、自然情況記錄,為科技史之要籍。
(程光裕)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8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