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針灸甲乙經】

 關閉 [複製鏈接]
161#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9 23:12:39 | 只看該作者

足少陰之正


至 中,別走太陽而合,上至腎,當十四椎,出屬帶脈。


直者,系舌本,復出於項,合於太陽,此為一合。


(《九墟》云:或以諸陰之別者皆為正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2#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9 23:12:53 | 只看該作者

足少陽之正


或以諸經別者為正(一本云繞髀入毛際,合於厥陰)。


別者入季脅之間,循胸裡,屬膽,散之上肝貫心,以上俠咽,出頤頷中,散於面,系目系,合少陽於外 。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3#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9 23:13:07 | 只看該作者

足厥陰之正


別跗上,上至毛際,合於少陽,與別俱行,此為二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4#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9 23:13:30 | 只看該作者

足陽明之正


上至髀,入於腹裡,屬於胃,散之脾,上通於心,上循咽,出於口,上,還系目,合於陽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5#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9 23:13:44 | 只看該作者

足太陰之正


則別上至髀,合於陽明,與別俱行,上絡於咽,貫舌本,此為三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6#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9 23:13:59 | 只看該作者

手太陽之正


指地,別入於肩解,入腋走心,系小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7#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9 23:14:13 | 只看該作者

手少陰之正


別下於淵腋兩筋之間,屬心主,上走喉嚨,出於面,合目內,此為四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8#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9 23:14:30 | 只看該作者

手少陽之正


指天,別於巔,入於缺盆,下走三焦,散於胸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9#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9 23:14:45 | 只看該作者

手心主之正


別下淵腋三寸,入胸中,別屬三焦,出循喉嚨,出耳後,合少陽完骨之下,此為五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0#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9 23:15:00 | 只看該作者

手陽明之正


從手循膺乳,別於肩,入柱骨下,走大腸,屬於肺,上循喉嚨,出缺盆,合於陽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1#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9 23:15:30 | 只看該作者

手太陰之正


別入淵腋少陰之前,入走肺,散之太陽,上出缺盆,循喉嚨,復合陽明,此為六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2#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9 23:15:54 | 只看該作者

奇經八脈第二


黃帝問曰:脈行之逆順奈何?


岐伯對曰:手之三陰,從臟走手。


手之三陽,從手走頭。


足之三陽,從頭走足。


足之三陰,從足走腹。


曰:少陰之脈獨下行何也?


曰:衝脈者,五臟六腑之海也,五臟六腑皆稟焉。


其上者出於頏顙,滲諸陽,灌諸陰。


其下者注少陰之大絡,出於氣衝,循陰股內廉,斜入 中,伏行髀骨內,下至內踝之後屬而別。


其下者,至於少陰之經,滲三陰。


其前者,伏行出屬跗,下循跗入大指間,滲諸絡而溫肌肉。


故別絡結則跗上不動,不動則厥,厥則寒矣。


曰:何以明之?


曰:以言道之,切而驗之,其非必動,然後可以明逆順之行也。


衝脈任脈者,皆起於胞中,上循脊裡,為經絡之海。


其浮而外者,循腹上(一作右)行,會於咽喉,別而絡唇口。


血氣盛則充膚熱肉,血獨盛則滲灌皮膚,生毫毛。


婦人有餘於氣,不足於血,以其月水下,數脫血,任沖並傷故也。


任沖之交,脈不營其唇,故髭須不生焉。


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上,以下毛際,循腹裡,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


衝脈者,起於氣衝,並少陰之經俠臍上行,至胸中而散(其言衝脈與《九卷》異)。


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


衝脈為病,逆氣裡急。


督脈為病,脊強反折(亦與《九卷》互相發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3#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9 23:16:12 | 只看該作者

奇經八脈第二


曰:人有傷於陰,陰氣絕而不起,陰不為用,髭須不去,宦者獨去,何也?


曰:宦者去其宗筋,傷其衝脈,血瀉不復,皮膚內結,唇口不營,故無髭須。


夫宦者,其任沖之脈不盛,宗筋不成,有氣無血,口唇不營,故髭須不生。


(督脈者經缺不具,見於營氣,曰上額循巔,下項中,循脊入,是督脈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4#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9 23:16:27 | 只看該作者

奇經八脈第二


《素問》曰:督脈者,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絡循陰器,合纂間,繞纂後,別繞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


與太陽起於目內,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


其男子循莖下至纂,與女子等,其小腹直上者,貫臍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唇,上系兩目之中。


此生病從小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為沖疝。


其女子不孕,癃痔遺溺嗌干。


督脈生病,治督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5#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9 23:16:42 | 只看該作者

奇經八脈第二


《難經》曰:督脈者,起於下極之俞,並於脊裡,上至風府,入屬於腦,上巔循額,至鼻柱,陽脈之海也。


(《九卷》言營氣之行於督脈,故從上下。


《難經》言其脈之所起,故從下上。


所以互相發也。


《素問》言督脈似謂在沖,多聞闕疑,故並載以貽後之長者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6#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9 23:17:08 | 只看該作者

奇經八脈第二


曰:蹺脈安起安止,何氣營也?


曰:蹺脈者,少陰之別,起於然骨之後,上內踝之上,直上循陰股,入陰,上循胸裡入缺盆,上循人迎之前,上入鼽(《靈樞》作 字),屬目內,合於太陽陽蹺而上行,氣相並相還,則為濡(一作深)目,氣不營則目不合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7#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9 23:17:21 | 只看該作者

奇經八脈第二


曰:氣獨行五臟,不營六腑何也?


曰:氣之不行無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陰脈營其臟,陽脈營其腑,如環之無端,莫知其紀,終而復始。


其流溢之氣,內溉臟腑外濡腠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8#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9 23:18:04 | 只看該作者

奇經八脈第二


曰:蹺脈有陰陽,何者當其數?


曰:男子數其陽,女子數其陰;


其陰(一本無此二字)當數者為經,不當數者為絡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9 23:18:21 | 只看該作者

奇經八脈第二


難經曰:陽蹺脈者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風池。


陰蹺脈者,亦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入喉嚨,交貫衝脈。


此所以互相發明也。


又曰:陽維陰維者,維絡於身,溢蓄不能環流溉灌也。


故陽維起於諸陽會,陰維起於諸陰交也。


又曰:帶脈起於季脅,回身一周。


(自衝脈以下是謂奇經八脈)。


又曰:陰蹺為病,陽緩而陰急。


陽蹺為病,陰緩而陽急。


陽維維於陽,陰維維於陰。


陰陽不能相維,為病腰腹縱容,如囊水之狀(一云腹滿腰溶溶如坐水中狀)。


此八脈之診也。


(維脈帶脈皆見如此,詳《素問》痿論及見於《九卷》)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0#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9 23:18:35 | 只看該作者

脈度第三


黃帝問曰:愿聞脈度?


岐伯對曰:手之六陽,從手至頭,長五尺,五六合三丈。


手之六陰足,長八尺,六八合四丈八尺。


足之六陰,從足至胸中,長六尺五寸,六六合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凡三丈九尺。


蹺脈從足至目,長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合一尺,凡一丈五尺。


督脈、任脈各長四尺五寸,二四合八尺,二五合一尺,凡九尺。


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


此氣之大經隧也。


經脈為裡,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絡,孫絡之盛而有血者疾誅之,盛者瀉之,虛者飲藥以補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5 00:34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