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歷史文物●臺灣大理石工藝】 臺灣大理石工藝發展神速,而以東都花連地區為據點,目前製造大理石藝品的大小工廠多達三百餘家,為工藝業後起之秀,因占天然地利之便,遂造成了本省獨特工藝品之一種。
臺灣大理石蘊藏甚富,由花蓮至臺東之間綿延二百餘公里,北自濁水溪下游南岸至中央山脈以東,估計約蘊藏有三千億公噸,且石質精緻、結實,日久不蝕損。
其種類以色澤與斑紋來分,有綠色蛇紋石、黑精色石、白精色石、鵝黃色石及黑白斑紋石等,都極名貴。
這些石材從礦山開發後運回加工廠,先由專家用儀器鑑定素質與斑紋的良窳,從整塊用材情況予以截鋸,去皮石成整材,然後製造藝品。
國軍退除役輔導會創辦的榮民花蓮大理石工廠,最具規模,設有鋸材場、石材加工場、藝品製造場、寶石加工場、鑽孔場、拋光場、繪畫雕刻場等部分,一貫機器作業,製品精良。
建築用材大多是立體塊形的石材,鋸切磨光後即可應用;
裝飾用材另加雕琢磨光,器物藝品類造形經截切後,如圓形的桌椅面、花瓶、盤碟及所有圓形器物,均以車床作業完成,並同時刨光;
如屬特殊造形器物則假以雕琢技術,施以平面雕刻或立體雛刻,平面雕刻又分淺刻與深刻,均使用電動雕刻機或噴砂雕刻作業,立體雕刻除使用電動雕刻機外,並施以人工雕刻,雕刻者須要精湛的美術修養及經驗能手。
大理石藝品最後手續即是刨光,使大理石更能顯出晶瑩滑潤、紋理剔透的特質。
(張長傑)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4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