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商學●雙因子理論】 西元一九五○年代的後期,赫茲伯格(FrederickHerzberg)和匹茲堡心理學研究所(PsychologicalServiceofPittsburgh)的研究員,作一項大規模的訪問研究。
他們請受訪人員列舉在工作中之滿意與不滿意的因素。
分析的結果:受訪人員覺得不滿的因素,多與工作的環境有關,對於那些能防止不滿的因素,赫茲伯格稱之為衛生因素(HygieneFactors)。
而受訪人員覺得滿意的因素,則多與工作本身有關,對於那些能帶來滿足的因素,赫茲伯格稱之為激勵因素(Motivators),此理論則稱之為雙因子理論。
衛生因素包括:金錢、督導、地位、保障、工作環境、政策及行政,與人際關係等等。
這些因素之激勵作用,只是維持於零狀態(ConditionZero),防止負激勵的產生。
故衛生因素亦有人稱之為維繫因素(MaintenanceFactor)。
激勵因素包括:工作本身、賞識、進步、成長的可能性、責任、成就等項。
這些因素對職位的滿足均能有正效果,能促使產量的增加,因而有人亦稱為滿足因素(Satisfiers)。
兩因素理論,雖提供了有效的激勵模式,惟尚未贏得普遍的接受,尚待作更多的研究,始能成為確切的結論。
正與管理上的其他理論一樣,確實可由管理實務人員自行取捨,其有效的應用,僅能作為一項掌握員工動機的工具。
(楊文達)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