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商學●薪資制度】 薪資,即是職工的工作代價,亦即一般受僱者所付出的智慧、體力、技能,和肩負責任等的報酬。
一個健全合理的薪資制度,至少應注意到三個原則:一、應顧及工作效率和生活水準之配合;
二、應求公平合理,同工同酬;
三、應簡單明瞭,便於計算,不易生出誤解。
薪資管理最主要者即在釐訂公平而合理之薪資政策,使其分配合理化,滿足大多數員工要求,以維持其工作情緒,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一般薪資的釐訂法,通常採用科學的工作評價(JobEvaluation)為基礎。
所謂工作評價,乃依各項工作所包含之各種重要因素,加以分析,而後評定該項工作之價值,最後轉換成金錢代價。
工作評價第一步,需先完全了解組織內之情況、操作、設備、生產程序等,其次需建立工作事實的資料,再次建立工作分類,再次決定各個工作因素之價值,最後換算成金錢價值,此即為薪資的目標。
工作評價法,可分非計量評價法和計量評價法兩者,前者又分排列法(TheRankingSystem)和分類法(TheJob-classificationSystem)二種。
後者分因素選擇法(TheFactor-selectionSystem),評分法(ThePointSystem)和因素比較法(TheFactor-comparisonSystem)三種。
排列法就是把組織中工作,由最高級至最低級,予以依序排列;
分類法是把組織中所有的工作,按其難易程度及重要性之順序,分別歸類到預先畫定的各等級之中;
因素選擇法是選擇數個能顯示工作價值之因素,每個因素對工作價值之高低,都能作不同程度之衡量;
評分法是把工作細分成好幾個報酬因素,然後個別評價每個因素(如技能、努力、責任、環境等),把個別的評價總和,就是工作價值;
因素比較法是先選定因素,然後直接以金錢折算每個因素的工作價值,經過工作評價後,再決定每個組織的薪資政策。
在現代的薪資管理中,薪資的多寡,決於其對組織或企業之貢獻,就是說,薪資的多寡與工作的績效成正比,並且使每個人能維持合理的生活,而不一味的以低廉的薪資,僱用職工。
薪資的計算標準,通常採用下列幾種方法:一、計時制:以操作時間及所任職務為支薪標準,個人工作績效除年度考績外,平時不加核算。
其計算方法是以工作時間乘每個時間單位之報酬即得。
二、計件制:以工作成果為支薪標準,乃以工作量或件數為標準發給報酬。
三、年資制:以工作年限為薪資計算之主要標準,員工依服務於該組織之時間而加薪。
四、考績制:以工作之質量,作為薪資計算之標準,工作之質量有進步才能加薪。
五、分紅制:員工依企業之營運狀況,把固定的盈餘比例提出,以為員工之薪資。
(沈順治)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