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9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歷史文物●鎏金器】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16 09:06: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歷史文物●鎏金器

 

鎏原意為美麗的金屬,銅、銀器用鎏金技術裝飾美化其表面的,即稱鎏金器。

 

從歷代發掘的鐘鼎器、兵器、車器、錢幣與璽印等文物看,鎏金工藝始於春秋戰國,到了漢代已能熟練的應用,在青銅器上先鑄製或雕刻花紋,再交錯鎏以金、銀,成為當時銅器加工的特徵。

 

隋、唐時鎏金技藝精益求精,廣泛應用於宮殿、寺廟、塔臺及佛像等的裝飾上。

 

宋代造詣更深,並且將其傳至日本。

 

明、清以後仍然普遍運用。

 

春秋戰國的長臂猿、西漢的長信宮燈、東漢的邀金銅尺、唐代的舞馬銜杯銀壺,以及大型鎏金器物,如清代北平故宮御花園、乾清宮等處的鎏金銅獅、銅缸,頤和園的銅狻猊與雍和宮的佛像等,都是著名的鎏金器。

 

鎏金,即為以火烤的鍍金法。

 

鍍品最好用純銅、純銀或紋銀製作。

 

但純銅在高溫鑄造時氧化過速,鑄品表面紋飾不易精細,如改用青銅或黃銅製,其含錫或鋅量不可超過百分之二十。

 

在鎏金作業開始前,需先用鎚子將一根大約十五公分長、直徑一公分的銅棍之前端打扁,並略翹起像小鏟子。

 

此銅棍表面,需清潔乾淨與打磨光滑,用煮熱的酸梅湯塗抹其前端,並浸入水銀內。

 

如此反覆塗抹、浸入幾次後。

 

銅棍前端黏滿水銀,就製造成作業中所用的主要工貝金棍。

 

第二步將黃金搥擊成薄片並剪碎,放入加熱至攝氏四百度的坩堝中,再倒入水銀,黃金與水銀重量之比大約為三比八。

 

等黃金被水銀溶解後,就將溶液倒入水中冷卻,成為稠糊狀的金泥。

 

用金棍沾起金泥塗敷於鍍品表面,並以細毛刷沾百分之五十的硝酸,將其抹刷均勻,然後文火烘烤,便整個抹金面的部分水銀蒸發,等冒起一層白煙時,即暫停烘烤,用硬鬃刷在鍍品表面搥打,使黃金附貼。

 

搥打工作進行至鍍品稍冷卻,水銀停止蒸發即告一段落。

 

接著再烘烤及搥打,如此工作重複進行三、四次,烘烤溫度需一次比一次高,直至用唾液吹至鍍品表面滾下水珠時,才停止增加溫度。

 

另外,還需用棉花按擦其表面,因為金泥加熱至較高溫度時,水銀大量蒸發成為氣體,但有部分仍然凝結在鍍品上,需要擦掉。

 

這樣邊烤邊擦,黃金就更加緊貼鍍品。

 

等到水銀被烘烤氣化淨盡,黃金就會全部露出。

 

最後為使鍍金面牢固耐久、色澤均勻,常用瑪瑙或硬玉等壓光刀,在鍍金面上仔細壓磨,使其光滑。

 

這種鎏金技藝優點很多,所鍍金面牢固耐久、色澤美麗,大小器物都能應用,無需很多設備及工貝,換作方法簡便易行,鍍金的厚薄,可以自由掌握,固定建築物或較大器物,不需要移動,即可就地施工。

 

(劉萬航)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6757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3 07:11 , Processed in 0.09375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