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50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歷史文物●龍泉窯】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16 09:02: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12-16 18:59 編輯

中華百科全書●歷史文物●龍泉窯

 

龍泉,在今浙江省的西南隅,與福建省交界,過去交通全賴一條甌江,由龍泉經過麗水、青田,往下直抵溫州。

 

溫州便成為龍泉窯瓷器出口的主要口岸。

 

此外,杭州、寧波也有出口。

 

民國以後,在甄江上游及各支流發現了一百多處龍泉古窯址。

 

在龍泉古代瓷業中心的大窯附近,發掘了宋、明兩代的斜坡長窯和階級式的窯九座;

 

窯體龐大,最長的達五十三公尺。

 

從發現的規模看,可以想見當時龍泉製瓷的盛況;

 

再從發掘的破片、窯具等材料來表明,早在五代時代,龍泉有瓷器生產,從瓷器的釉色、造形藝術等來看,這種青釉瓷是吸收和繼承了唐代越窯的傳統。

 

龍泉窯鼎盛的時期,則在南宋以後;

 

因為,龍泉瓷器,在南宋成為中國海外貿易的重要出口商品之一,從此龍泉青瓷譽滿海外,為中國陶瓷史上最光輝的時代。

 

龍泉窯,最初是以章姓兄弟燒造而著,兄名生一,弟名生二,都善製瓷。

 

據處州府志載:「章生二不知何時人,嘗主琉田窯,凡器之出於生二窯者,極青瑩,純粹無瑕,如美玉,然一瓶一動輒十數金。其兄名章生一,所主之窯。皆淺白斷紋,號百圾碎,亦冠絕當時。」

 

按琉田亦作劉田,現在的地點就是大窯。

 

弟窯以無紋片者為貴,以粉青為上,代表龍泉窯的正色;

 

弟窯直稱龍泉窯之故迨以此。

 

從南宋末以至明初百餘年間,龍泉開始燒造大型青瓷,如瓶高度可達三尺以上,盤直徑可達兩尺,胎厚體重,釉包青中帶綠,已不若宋代的精緻;

 

明初以後,已失去了以往的地位,走了下坡,所以在明成化、弘治以後,就質粗色惡了,由明至清,愈趨愈下,乾隆以後,龍泉窯就不再燒青釉器了。

 

(譚旦冏)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6743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3 07:20 , Processed in 0.09375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