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商學●國際貿易供需關係】 在自由放任主義下,價格機能的運行為商品價格的決定因素,供給與需要共同決定價格,供給與需要的任何變動皆將使價格改變,均衡貿易條件決定於國際市場的總合供給與總合需要的相等,密爾的相互需要均等法則即用以解釋均衡貿易條件,並說明不均衡情況下的調節過程,艾基渥斯及馬夏爾的提供曲線更以一般均衡法加以說明。
一國商品是否成為輸世品,需視其國內價格與國際市場供需所決定之價格加以比較,故國際貿易供需關係的探討為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供給對國際貿易的影響黑克謝及歐林的現代貿易理論即以供給的觀點探討貿易發生的基本原因,故先將需要因素加以固定,即假設兩國的需要形態相同,貿易發生實由於兩國供給之不同,亦即轉換曲線的形態不同,而轉換曲線係由一國之要素秉賦及生產函數所決定。
前者為根據要素的相對數量,而將一國有相對較豐富於資本或勞動的國家稱為富於資本或富於勞動(RichinCapitalorLabor)的國家;
後者為將商品根據其要素強度(FactorIntensity)加以分類,在任何要素價格之下具有較大資本對其他要素結合比例的商品稱為資本集約性商品(Capital-intensiveGoods),有較大勞動強度的商品稱為勞動集約性商品(Labor-intensiveGoods)。
就一國之要素秉賦及商品的生產函數,透過箱形圖而導出之轉換曲線,若一國富於資本,則其轉換曲線的形態為在資本集約性商品軸較為伸展。
若所有國家的資源數量及種類皆相同,且在相同的技術條件下生產,則這些國家將有相同的轉換曲線,兩國商品之相對價格將相同,貿易無由發生。
故轉換曲線形態的差異,可歸因於要素兼賦或生產函數之任一種差異,或兩者皆差異所產生的結果,由黑克謝-歐林原理可得如下結論:富於資本的國家,其資本集約性商品有較低的邊際機會成本,因而該國對此商品的生產具有比較利益,則該國將輸出資本集約性商品;
富於勞動的國家,勞動集約性商品有較低的邊際機會成本,因而成為該國具有比較利益及輸出的商品。
一國勞工供給或資本的增加,將改變一國的總要素強度,亦將使一國的轉換曲線形態產生變化,其國內價格亦隨而改變,自將影響該國的貿易形態。
一國兩商品之生產函數差異若愈小,即表示兩要素以生產兩種商品,其相互替代的可能性愈大,則該國之產結線(ContractCurve)愈趨近於總要素強度線,即兩種商品之要素強度差異愈小,則轉換曲線愈趨於直線形,即兩商品的生產愈近於固定機會成本,貿易後該國將趨於完全專業。
由導出提供曲線的圖形可知,當轉換曲線愈趨近於直線時,國際價格的任何變動皆將使該國以更多的出口品交換進口品,此即提供曲線的曲度將愈小,即其提供曲線的彈性愈大,貿易量的變動程度遠大於國際價格的變動程度,則一國之國際貿易對國際價格有甚大的敏感性。
一國之某種商品是否成為國際市場上的貿易品,在國際市場的需要固定情況下,端視國際市場的供給而定,亦即視國內供給條件對國內價格所產生的影響與國際市場供給對國際價格所生影響,兩者加以比較所得的結果,若國內價格因此一產品之供給量增加而下降,則此一商品將成為該國的輸出品;
反之,亦有相反的結果。
二、需要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在兩國之要素秉賦相同及相同商品在兩國具有相同的生產函數時,兩國的轉換曲線形態相同,並非必然沒有貿易發生,若兩國的需要形態亦相同,此時不會發生貿易,因兩國之商品相對價格相等。
若兩國的需要形態不同,則商品的機會成本在兩國將不相同。
一國輸出何種商品決定於其需要形態的偏向,亦即對某一商品需要量的增加將促使其國內價格上升而高於國際價格,則此商品成為該國的進口品。
一國需要形態的改變決定於許多因素,諸如所得的變動、嗜好的改變、消費人口的增加、商品價格的變動等。
需要形態的偏向表現在無異曲線的形態上,若一國之無異曲線趨近於縱軸,即表示對縱軸商品之需要強度增加,則此商品的國內價格高於國際價格。
若無異曲線之曲度愈小,即表示消費者消費此兩商品甚易替代,則商品價格之些微變動,消費者將大大地改變此商品之消費行為,即兩商品的需要彈性甚大,在此情況下,該國之提供曲線曲度將愈小,即提供曲線的彈性愈大,貿易量的變動程度大於國際價格的變動程度。
三、供需關係對貿易的影響在供給固定下,需要為國際價格的唯一決定因素;
需要固定下,供給亦為價格的唯一決定因素。
若供需兩者皆變動,則變動程度大者對價格的影響亦較大。
根據黑克謝-歐林原理,在兩國的需要形態固定下,供給(轉換曲線)決定價格,若兩國的需要形態不同,而其不同的程度未將要素秉賦差異的程度沖銷,則一國富於資本者,其資本集約性商品的機會成本仍較低,該國仍出口資本集約性商品,唯貿易量將較前為低。
若兩國需要形態不同的程度將要素秉賦優勢沖銷,則一國富於資本者,其資本集約性商品的價格反而較為昂貴,而成為該國之進口品,此即發生需要逆轉(DemandReversal)的情況。
故供需關係的變動為國際貿易是否發生的綜合決定因素。
(廖繼敏)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63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