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音樂●連續式樂曲】 連續式樂曲(ContinuationForms),是指一種從頭到尾連續演奏,而中間並無任何段落反覆的樂曲。
常見的有:一、聖詠(Chorale):原指教堂或聚會所唱的單聲部崇拜歌曲,耶穌紀元第一世紀就已存在。
第六世紀,教皇葛利高(Gregor)收集各種聖詠定獻、稱葛利高利安聖詠,延襲至今。
二、平行調樂曲(Organum):第七世紀起,有人在聖詠曲調之上,加上一直五度或四度平行的曲調。
成為平行調。
第九世紀,僧侶桂多(Guide)混合同度四度五度及八度自由變化,聲部也可反行,稱自由平行調。
三、固定旋律樂曲(CantusFirmus):流行於十三至十六世紀。
以一個已經完成的曲調為主,作成樂曲,這固定曲調常放在男高音部位,後再加上其他聲部。
四、經文歌(Motet):流行於十三至十八世紀中葉。
多半是以聖經為歌詞所作的多聲部宗教歌曲。
早先是純聲樂,後也有加入器樂伴奏的。
五、賦格(Fugue):又稱遁走曲,是所有對位樂曲:如卡農(Canon)、無插入賦格(Ricercare)、創意曲(Invention),及晚期經文歌極終的最高表現。
樂曲主題先以單一聲部出現,再用非常嚴謹的對位方法,作出其他部分。
巴哈是賦格樂曲最重要的作家、其四十八首平均律賦格及賦格的藝術,為此類樂曲最高寶典。
(錢南章)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6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