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軍事●陸軍大學】 清光緒三十二年(西元一九○六)五月八日,清廷創建陸軍軍官學堂於河北保定。
民國前一年,更名陸軍預備大學堂。
民國元年,始定名為陸軍大學,隨即遷駐北平。
二十年,遷首都南京。
二十六年,抗日軍興,九月遷湖南長沙。
二十七年八月,遷貴州遵義。
二十八年十月,遷重慶山洞。
抗戰勝利後,於三十五年五月,遷回南京。
三十七年十二月,南遷廣州黃埔。
三十八年七月,東遷臺灣新竹。
其間雖經輾轉播遷,歷盡萬苦千辛,而教育始終繼續不絕。
四十一年,國軍教育改制,改名為國防大學,遷駐臺北大直新校址。
五十八年,再更名為三軍大學。
陸軍大學之教育宗旨,在培養高級軍事指揮官及參謀人才,提高國軍素質,俾能實行三民主義,達成保國衛民暨國民革命之使命。
教育體制,原仿照德、日陸軍大學制度,選拔高、中級優秀軍官,授以戰略、戰術、參謀業務、後勤補給,以及動員、國防諸課。
其重點則以營至集團軍(軍團)之戰術及參謀業務為主。
修學期限定為三年,教材及教育方法,以日本陸軍大學為規範。
先後聘請日人寺西上校、櫻井雄圖中校,井上謙吉上校等為總教官,主持教育計畫及重要課目之議授。
民國三年,改總教官為教育長制,教育計畫始由國人主持,主要課目仍聘外籍教官擔任。
十八年,聘德人林德曼中將、顧德微少將任教,對世界大戰後之軍事學術,頗多貢獻。
抗戰勝利後,改採美式教育、教材及教育方法,亦多以美國國防大學及參謀大學為範式,步入現代兵學思想及國防科學研究之林。
陸軍大學,原僅設正規班,後因建軍需要,加設特別班及將官班。
正規班:考選上尉至中校級優秀軍官入學,受訓期限三年,共訓二十三期,計二千四百二十九人。
特別班:甄選上校以上優秀軍官入學,受訓期限三年,共訓八期,計一千零一十八人。
將官班:又分甲、乙兩級。
甲級以高級將領為對象,修學期限一年,共訓三期,計一百三十二人。
乙級以少將以上正副主官及幕僚為對象,修學期限一年,共訓四期,計五百二十三人。
陸軍大學尚有其他臨時班次,如戰術教官研究班、參謀訓練班等,總計畢業人數不下四千餘人。
其於國民革命軍之整建,以及北伐、剿匪、抗戰、戡亂等,特有莫大之貢獻。
民國以前之陸軍軍官學堂,採監督制,後改總辦制,由張鴻逵擔任。
民國成立以後之陸軍大學,採校長制,首任校長為胡龍驤,依次為熊炳琦、賈賓卿、師景雲、韓麟春、蔣中正、楊杰、黃慕松、蔣中正、蔣方震、陳儀、徐永昌。
首任教育長為江壽祺,依次篇張厚畹、阮肇昌、張國元、李端浩、劉光、周斌、王澤民、楊杰、周亞衛、萬耀煌、阮肇昌、徐培根。
其中周斌、王澤民、周亞衛、徐培根等均曾一度代理校長職務。
(任修)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6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