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軍事●淞滬滬抗日戰役】 民國二十年九一八事變,日軍強占我東三省,四個月後的二十一年一月,繼在淞滬發動侵略,先於一月二十月,嘯聚浪人千餘人,縱火焚毀三友棉織工廠,搗毀北四川路商店,殺死警察兩人,擴大事端。
上海市長吳鐵城向日本總領事抗議無效,至一月二十八日,日駐滬海軍藉口保護閘北僑民,於二十三時,向我守軍第十九路軍,及上梅市政府提出通牒,限我立即撤軍,三十分鐘後,即出動陸戰隊數千人,由天通庵分三路進攻閘北,戰事於焉爆發。
日軍原在滬有海軍陸戰隊六千餘人,在鄉軍人三千餘人,戰車十餘輛,飛機五十餘架,軍艦二十餘艘,戰起後,即增援航空母艦一艘,驅逐艦多艘,編成海軍第三艦隊,陸軍亦增援下元與久留米兩個混成旅團及第九師團,總計陸海空軍參戰兵力達十萬餘人。
最後更增派三個師團(第十一、十四及十六)到滬。
我國軍原駐滬為第十九路,轄第十九軍(軍長蔡廷鍇),下轄第六十、六十一與七十八師(每師各六個團),至一月下旬,中央以精銳之第五軍(軍長張治中),轄第八十七與八十八師,另調陸軍軍官學校教導總隊同往馳援,到滬後,均歸第十九路軍總指揮蔣光鼐指揮;
以第十九軍防守上海南市─龍華─北新涇─真茹─閘北─江灣之線,第五軍防守江灣以北─廟行─蔡家宅─胡家莊─曹家橋─吳淞─寶山之線,國軍浴血奮戰,以弱敵強,對抗優勢裝備之日軍,自一月二十八日至三月二月,堅守防線達一月又四日,連續重創日軍;
尤其吳淞、閘北、江灣、廟行地區,戰鬥激烈。
日軍傷亡重大,乃源源自本土增兵來援,初以海軍鹽澤為司令,二月六日改由第三艦隊司令野村,二月十四日又改以率第九師團來援之植田謙吉,至二十二日,更派前陸相陸軍大將白川義為海外派遣軍司令,並以陸軍大將菱刈隆為陸軍總指揮,率三個師團到滬增援。
至三月三日,國軍主動轉移陣地至太倉─嘉定─南翔之線。
三月四日,國際聯盟,決議雙方停戰,由英、美、法三使出面調停,於五月五日成立「淞滬停戰協定」規定:一、中國軍隊暫留現地,二、日軍退至公共租界及虹口,三、設置共同委員會,協助雙方移交事宜。
以後上海作戰之地區皆由國軍接管收復。
本戰役國軍所表現之英勇抗戰精神,贏得舉世敬仰。
(李克治)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6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