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醫學●胃炎】 胃炎,即胃粘膜之急性或慢性發炎症。
胃炎之診斷以胃內視鏡及病理發現為主,但由於臨床症狀與病理所見,及胃內視鏡與病理之發現,其相互關係有時並不明顯,所以診斷上常造成爭論,也難怪一般民眾對於胃炎、消化性胃瘍、消化性十二指腸潰瘍及胃癌等,這一類有關連的疾病混淆不清了。
事實上,這些病症,不論從病因、X光之發現、內視鏡及病理所見,以至於病情及豫後,均有相當明顯的分野,但由於疾病的發展過程中,過度階段中所出現之內視鏡及病理表徵可能會重複,所以診斷上可能就會出現爭論了。
此時最應注意者是病情之發展,儘早確定良性與惡性,及時採取適當的治療措施,才不致發生嚴重的後果。
急性胃炎時可出現潰瘍之病理變化,但此種潰瘍與消化性之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截然不同。
前者主要是由於刺激性藥物引起者;
但後二者則是與情緒有關,導致胃酸及胃蛋白分泌增加,侵蝕胃黏膜而造成潰瘍。
同理,消化性胃潰瘍也會出現胃炎的現象,但此一胃黏膜之發炎並非胃炎的診斷。
胃炎與胃癌的關係是最為吾人關心者;
急性胃炎可以肯定與胃癌完全無關,但是有些慢性胃炎如伴有胃無酸症或胃酸過低症的慢性萎縮性胃炎,卻實在與胃癌的發生,具有相當密切的關係,甚至曾一度將此一胃黏膜的萎縮變化和胃酸分泌不足現象,稱之為癌前期狀態。
至於消化性胃潰瘍與胃癌的關係,雖然胃潰瘍中有百分之七左右是惡性的,但一般認為兩者無相互關係。
不過,發生在胃部之潰瘍應比發生在十二指腸之消化性潰瘍多加注意才是。
一般的統計報告顯示,胃炎是一種相當常見的疾病,六十歲以上的老人約有百分之五十會發生慢性胃炎,年輕人及孩童較少,約有四分之一。
胃炎的分類,各學者略有不同之主張,不過依現時之趨向及實用看來,可分為兩大類,即急性胃炎與慢性胃炎,其中若病因確定者,亦可稱之為特定性胃炎,病因尚未能確定者(現時多認為是一種自體免疫反應),則為非特定性胃炎。
急性胃炎包括急性胃黏膜破損性胃炎,常因喝酒、服用消炎劑或過敏之食物,或藥品及毒素等引起,胃內視鏡及病理檢查可見胃黏膜有瀰漫性紅腫,伴有胃黏膜表皮破損及出血現象,一般症狀不嚴重,治療方面主要是出除病因及治標性之保守療法,偶亦有因大量出血而需輸血及外科治療者。
腐蝕性胃炎常因誤服強酸、強鹼、碘,或其他重金屬鹽類而引起之急性胃炎,導致胃黏膜壞死及出血,併有食道及幽門部狹窄之後遺症,治療可用中和劑或洗胃。
急性膿性蜂窩組織炎或氣腫性胃炎較少見,其因化膿細菌感染引起,症狀如腹部急症或菌血症,治療包括手術及抗生素。
慢性胃炎占胃炎的大部分,常為病因不明,故為非特定性胃炎。
雖然如此,大部分學者常認為此類胃炎與免疫反應有關,可能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
此乃由於慢性胃炎病患常併有胃酸分泌不足、胃無酸狀態,或貧血症,且血液中常有對抗胃壁細胞的抗體。
慢性胃炎包括有慢性表層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肥大性胃炎、手術後胃炎等。
慢性表層性胃炎,常原因不明,不過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膽鹽可能為其病因,即膽汁逆流至胃而引起胃黏膜之慢性炎症,內視鏡及病理所見為局部或瀰漫性之細胞浸潤,出血及黏膜破損,無特定之症狀。
可能為萎縮性胃炎之前期,常呈胃無酸狀態;
方可能自動痊癒,現仍未有特效治療法。
慢性萎縮性胃炎,在老年人較常見,原因不明;
有些病人血液中可找到對抗胃壁的抗體。
其與胃息肉、胃腺癌、胃潰瘍及惡性貧血之間的關係,亦末完全確定。
無特定症狀。
診斷方面,胃液分析可見胃酸不足或胃無酸狀態;
X光檢查,在大彎及底部可見胃壁皺紋消失;
胃內視鏡及病理活體切片檢查,可見胃黏膜呈灰白色及變薄,有炎性細胞浸潤。
治療方面,類固醇製劑雖未證實完全有效,但已成為常用之藥品,此外抗酸劑對症狀改善有效。
維生素B12可預防惡性貧血。
由於統計學上之研究,發現胃無酸狀態或胃萎縮者,及伴有胃無酸症者和胃萎縮的胃息肉或惡性貧血患者,發生胃癌的機會較高,故仍應密切注意,早期手術治療之。
肥大性胃炎,迄今於診斷方面之標準仍有爭論,此乃由於胃黏膜肥厚不一定在胃炎時才出現,於其他胃酸分泌過多的疾病,腺體增生也可產生胃黏膜肥厚。
目前之趨勢,是以活體切片檢查作依據,較之以胃內視鏡所見較佳。
病患可出現如消化性潰瘍般的症狀,同時,由於蛋白滲出液可排至胃管,故有時可引起併有水腫之低蛋白血症。
病理檢查可見胃皺紋變大,併有結節性或息肉狀之表面,胃黏膜有增生現象。
X光檢查有時與胃癌難區分,宜慎重。
治療方面,若出現低蛋白血症時,應自食物補充,嚴重時要考慮胃切除。
此症因出現胃癌機會多,宜定期追蹤檢查。
手術後胃炎與膽汁逆流有關,常為表層性,亦可能發生萎縮。
部分胃切除後引起之胃酸分泌不足或胃無酸症,可能與此症有關。
(劉健強)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7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