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傳記●張衡】 張衡(西元七八~一三九年),字平子,東漢南陽西鄂(河南南陽)人。
少善屬文,游於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
雖才高於世,而無驕尚之情,居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
時天下承平,奢侈成風,遂擬班固兩都作二京賦,以寓諷諫,構思十年乃成,傳誦於世。
衡善機巧,精天文、曆算、文學,作渾天儀、候風地動儀。
渾天儀係一刻滿赤道、黃道、南北極、節氣、列宿、日月星辰的銅球與數層銅圈,藉水力「滴漏」運轉,從渾天儀上見到日月星辰運行,天上星起星落,與渾天儀運行完全吻合。
候風地動儀以精銅鑄成。
形狀如酒尊,有隆起的蓋口,直徑達八尺。
外表雕鑄篆文與山、龜、鳥、獸各種圖案以為裝飾。
儀內有一「都柱」居中心,八支小柱從都柱分出傍行,各柱以「牙機」連結巧為裝飾,發施機關。
八根支柱延伸出尊外,作成八個龍形頭,龍之口內銜銅丸。
每個龍頭底下,設一蟾蜍,張口備接銅丸。
當地震(地動)發生,酒尊震搖,機關發動,龍口內銅丸吐出為蟾蜍接納,金屬相擊,聲音激揚,伺人覺知。
一龍首發機吐丸,餘七首不動,由龍首方向,乃知地震發生方向及所在。
驗以事實,合契有若神料。
為中國,更是世界首創之第一部地震儀。
衡著靈憲一卷,敘天律現象而解釋之。
又有圖一卷,集當時宇宙觀之大成。
渾天儀一卷,為渾天儀器之說明書。
算圖書一卷,網絡天地而算之。
發明圓周率為十之平方根,與印度波羅馬笈多(Brahmagupta)發明者相同,而先五百餘年。
(程光裕)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3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