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52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傳記●商鞅】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14 06:11: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12-14 07:25 編輯

中華百科全書●傳記●商鞅

 

商鞅(西元前?~前三三八年),戰國時衛人,為衛國公族庶出公子。

 

姓公孫氏,史稱衛鞅或公孫鞅。

 

商鞅為我國戰國時代前期的法家人物,韓非子定法篇論法家,特?

 

商鞅、申不害二人,可見其在法家中的地位。

 

鞅少好刑名之學,曾事魏相公叔痤為中庶子。

 

痤知其賢,臨終薦之於魏惠王,王不能用,痤請不聽用鞅,及應予誅殺,魏王亦不採其計,商鞅遂入於秦。

 

秦獻公死,孝公即位,下令國中求賢能,將修穆公之霸業。

 

商鞅適入秦,由孝公寵臣景監之分,四見孝公,上變法圖強之策,得到孝公信任,開始其政治生涯。

 

孝公用商鞅之始,恐天下議己,集群臣議事,甘龍、杜摯均持反對態度,鞅力排眾議,言「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孝公信之,卒定變法之令。

 

大抵其要點有六:一、令民為什伍,猶如今日之保甲法;

 

二、令民有二男以上者分異,增加戶口;

 

三、賞有軍功者,罰私鬥者,使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

 

四、獎勵農桑本業,以增生產;

 

五、宗室無軍功者,不得屬籍,以抑貴族;

 

六、無功者雖富不得芬華,以抑豪富。

 

以上為富強之所需,本屬良法,但商鞅內刻刀鋸之刑,外深鈇鉞之誅,步過六尺者有罰,棄灰於道旁者被刑,一日臨渭論囚七百人,渭水盡赤,號哭之聲震動天地,未免嚴苛寡恩,流於暴戾,畜怨積仇,難謂善政矣。

 

孝公十年(前三五二),商鞅為大良造,變法初步成功。

 

十二年(前三五○),秦遷都咸陽,開阡陌,平賦稅,統權衡丈尺。

 

十五年(前三四七),以鞅為相,太子犯法,鞅以「法之不行,自上犯之」,雖不能施刑於太子,乃劓太子之傅公子虔,黥太子之師公孫賈。

 

二十年(前三四二),周天子致胙於秦孝公。

 

翌年,齊將田忌大敗魏師於馬陵,孝公用商鞅計,乘機命鞅將兵伐魏,鞅詐與魏將公子卬盟,襲而虜之,破其軍。

 

魏割地以和,遂去安邑而徙都大梁,自是稱梁惠王。

 

公子卬之敗,魏惠王始悔不聽公叔痤之言。

 

鞅返秦,孝公封之於商十五邑,號商君。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者。

 

孝公卒,太子駟立,是為惠文王(前三三七~前三一一)。

 

公子虔告商君反,發吏捕之,商君逃之關下,欲投客舍,主人不知其為商君,辭以「商君法,舍人無驗坐之」。

 

商鞅始歎「為法之弊,一至於此?」

 

逃魏,不納,兩度入秦,走商邑,發兵反,秦兵擊破之,追殺鞅於鄭之黽池。

 

此一權重一時的秦相,終被車裂而殉於國,其成敗之跡,令人慨歎!

 

綜觀商鞅的思想,一為主法治,在於求國家的團結,以及法律的平等;

 

二為重功利,主張急耕織之業以富國,重戰伐之賞以勸戎士;

 

三為任命令:強調君主命令之權,亦古代政治家也。

 

(甲凱)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326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7 23:50 , Processed in 0.62500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