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傳記●徐夢莘】 徐夢莘(西元一一二六~一二○七年),字商老,宋臨江軍清江縣人。
生於靖康之難時,四歲而逢金兵入侵江西,由母親襁負逃難。
稍長後,自念生長兵荒馬亂中,很想究見國難之本末,編輯一部對金交涉戰爭史之志,在少年時代便確立了。
紹興二十四年(一一五四),夢莘舉進士,授洪州新建縣尉,以連丁父母憂沒有上任,服除,始任江陵司戶。
孝宗乾道四年(一一六八),遷南安軍教授,後以薦改任湘陰知縣,再遷廣南西路轉運司主管文字,會朝廷議革兩廣鹽法,夢莘以為廣西多山,州郡近江者少,不宜通客販之法,與廣西安撫使詹儀之及提舉兩廣鹽事胡庭臣議不合,乃罷職,得主管建寧府武夷山沖佑觀。
夢莘居閒數年,以著述自娛。
至光宗紹熙元年(一一九○),以同年楊萬里竭力推薦,被任命為荊湖北路安撫司參議官。
寧宗即位,夢莘姨母弟吏部侍郎彭龜年因彈刻韓侂落職,出為荊湖北路安撫使兼知江陵府。
夢莘以親嫌乃上奏請致仕。
時所纂三朝北盟會編已完成,國史館修撰楊輔率同僚十人奏請索取此書,乃詔下臨江軍給筆札鈔錄以進,特恩除直祕閣。
會編一書,用力二十多年,採錄實錄、國史及雜史筆記二百餘家,專記與女真交涉和戰之事,編年繫日,起政和七年(一一一七),迄於紹興三十二年(一一六二),以政宣為上帙,靖康為中帙,建炎紹興為下帙,其徵引資料皆全錄原文,不加刪改,意在存史實,不在評是非功罪,故史料價值甚高。
開禧三年卒,年八十二。
(王德毅)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3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