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杓鷸】 Whimbrel
【辭書名稱】鳥類
學名:Numeniusphaeopus形態:體長40~46公分。
喙長而向下彎曲,黑褐色,喙基肉質,淡褐色;
虹膜暗褐色,腳暗藍灰色略帶綠色。
頭頂具明顯條紋;
身體背面及括翅膀上方暗褐色,羽毛邊緣淺色;
腰、背及尾羽上方羽色因亞種不同而呈現不同程度的白色、褐色和條紋。
尾羽灰褐色,具褐色條紋;
頸部和身體下半部白色或黃白色,具褐色條紋。
幼鳥和成鳥相似,翼上覆羽、肩羽和三級飛羽具暗黃色斑點,胸部較偏暗黃色,具有細紋。
分布:共4亞種,除南極洲外廣泛分布於各大洲,夏季於北美洲西北部、歐亞大陸北部近北極圈地區繁殖,冬季則往南遷徙至美國、中美洲和南美洲北部、歐洲南部、非洲北部亞洲南部、東南部、澳洲、紐西蘭和南太平洋諸島等地沿岸度冬。
生態習性:棲息於海邊潮間帶、沙洲、沙岸或岩岸,但常會到內陸草地覓食;
遷徙時會棲息於內陸的濕地、乾草原或農地。
多以刺探的方式覓食,也會用喙撿拾螃蟹。
休息或遷徙時會成大群,覓食時則單獨或成小群活動,有個體的覓食領域。
平常的叫聲為可傳的很遠的“bibibi-bibibi…聲”,鳴唱則類似很長的冒泡聲,音調會逐漸上升。
繁殖期5~8月,主要在北極凍原或高沼地,離森林線不會太遠。
雄鳥展示時會繞圈鳴唱飛行;
雌雄親鳥共同孵卵及育雛。
引用:http://edic.nict.gov.tw/cgi-bin/bth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