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冠水雞(黑水雞)】 Common Moorhen
【辭書名稱】鳥類
學名:Gallinulachloropus形態:體長約33公分。
喙紅色、先端黃色,腳黃綠色,頭至頸部石板黑色,額板紅色。
背部黑褐色,胸部以下黑色,體側有白斑,尾下覆羽為兩側有長橢圓形白斑。
飛行時,體側和尾下覆羽的白斑有利於辨認。
幼鳥全身偏褐色,喙和額板黃褐色。
體側和尾下覆羽也有白斑。
分布:共12亞種,除南極洲及澳洲外,廣泛分布於各洲之溫帶和熱帶地區。
部分溫帶的族群有遷徙行為。
生態習性:通常成小群活動,出現在池塘、草澤、河口、紅樹林、湖泊、溪畔等水域的岸邊。
雖然不善於飛行,游泳能力也不是非常敏捷,但卻是秧雞科中分布最廣、族群數量最多的一種。
通常不做長距離飛行,飛行前需要助跑一段距離之後才能起飛,飛行時貼近水面。
常常穿梭於水草叢之間,浮游於水面時,常常翹動尾羽。
遇到天敵威脅的時候,會用腳捉住水下的植物,將身體大部分隱藏於水中,僅餘頭部露出水面。
覓食的時候,緩慢步行,以昆蟲、水生生物、水草、種子和漿果為食物。
雄鳥有強烈的領域性,當有爭執時,會用其大腳互相攻擊,常常導致嚴重受傷。
繁殖期4~7月,幼鳥孵出之後很快就長成可以自立,甚至幫助親鳥照顧下一窩的雛鳥。
晨昏時常常可以聽到他們的叫聲。
引用:http://edic.nict.gov.tw/cgi-bin/bth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