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軍事●土木之變】 明建國後,元裔在塞外仍與明為敵。
在察、綏之間的瓦剌也先部特強。
明英宗朱祁鎮正統十四年(西元一四四九年),也先大舉犯邊,明廷命將出師。
當時專權的太監王振,忽勸英宗親征,且命下二日即行,舉朝震駭。
七月十七日,英宗偕王振率官兵五十餘萬從北京出發,八月初一日到了大同,也先已佯退走。
可是明軍乏糧,人馬困疲,僵屍滿路。
大臣們以敵兵已退,請英宗回京,王振持不可。
旋聞前軍追敵失利,方允回師,又不聽名將大同總兵郭登之言,從紫荊關入關,卻邀英宗去蔚州,西行四十里又轉向東,至狼山,蒙騎追近。
十三日,後軍三萬人在鷂兒嶺中伏戰沒。
英宗到了離懷來縣二十里的士木堡,多人主張入保懷來,王振以待輜重,卻命大軍等待。
兵都尚書鄺埜力爭於行殿,王振叱左右扶出。
蒙騎追到,就四面包圍。
土木無水,掘井二丈,亦不及泉。
明軍二日不得水,軍心大亂。
十五日,蒙騎集攻,大呼砍殺,明陣潰散,眾軍裸袒蹈藉而死,僵屍被野塞州,留三平安南之元老英國公張輔及尚書鄺埜、王佐、學士曹鼐、張益等皆死之。
將軍樊忠憤以棰棰死王振,曰:「吾為天下誅此賊。」
突圍殺數十人而死。
英宗被也先俘去。
贏馬二十餘萬,並衣甲器械輜重等,盡為也先所有。
明軍得脫抵關者,僅數萬人。
敗報抵北京,朝野大震。
孫太后命郕王朱祁鈺監國(後為景帝),景帝信任于謙,以兵部尚書督戰守,重整軍伍。
十月,也先破紫荊關,進攻北京,一時朝野洶洶,人無固志。
于謙力主固守,親出禦敵,嚴令各軍,退者悉斬以徇,明軍士氣大振。
石亨、石彪、范廣請將皆力戰,敗敵於清風店各地,殺傷萬餘人。
土木敗後之士氣始振,也先知不能勝,出關而去。
次年為景泰元年(一四五○),也先攻大同,大敗而退。
各蒙部分攻宣府、偏頭關、甘州、遼東,也都被擊敗,也先等方知士木堡的大勝,乃是僥倖。
明之兵將不是不能戰,而在于謙調度指揮之下,且愈戰愈勇。
俘來的英宗,明廷卻說「君為輕,社稷為重」,不接受勒索,也先也就願與明談和。
到了八月,和談告成,英宗回北京,稱上皇,居於南宮。
土木之變,明軍約損失十多萬人。
敗得徹底,卻莫名其妙。
若無于謙,明可能亡國,歷史也要改寫。
所以于謙後因英宗復辟而被害,國人無不悼念。
葬在西湖,與岳飛同為民族英雄。
(高越天)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