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科學●大氣物理】 大氣物理乃研究行星大氣與星球大氣之學,而以地球大氣之物理學,為其主題。
茲就地球大氣層之起源、組成,與結構等,扼要簡介其梗概。
地球為一層厚約數百公里之透明混合氣體所包圍,因受球之引力而附著於地表,稱為大氣層。
在接近地表之乾空氣中,按體積之百分比,氮約佔百分之七十八,氧約佔百分之二十一,氬、氖、氪、氫、氦,及二氧化碳等構成其餘百分之一。
大氣層不僅供應生物呼吸所必須之氧,且能於白晝阻擋太陽之強烈紫外光,而於夜晚防止地表之溫度過度降低。
地球原始大氣層係由火山爆發而產生,其主要成分為水蒸氣、氮,及二氧化碳。
惟二氧化碳能與地表之矽酸鈣化合而成石英與碳酸鈣,形成地表砂粒岩石之主要成分,是以二氧化碳乃得由原始大氣層中消耗殆盡。
此點對於生命之形成,極為重要。
二氧化碳分子能讓可見光通過而增高地表溫度,且能阻擋地表所輻射出之紅外光,因而產生溫室效應,致使大氣層之溫度顯著昇高而無法蘊育生命之形成。
金星地表溫度高達攝氏四百餘度,即因其大氣中含有大量之二氧化碳使然。
原始大氣層中之水分子,因受太陽之強烈紫外光輻射而分解成氫及氧,前者隨即逸出大氣層,後者因能與多種成分化合而形成固態氧化物,亦從大氣中消失。
今日大氣層中所含大量自由態氧分子,乃生命出現後,逐漸累積之結果。
植物僅需少量之氧即可維持生命,在其製造食物過程中,進行光合作用而使二氧化碳分解成氧及碳,前者乃釋於於大氣中,而後者為植物所吸收,轉化成有機體。
動物呼吸,吸收氧而排出二氣化碳,植物營養生長,吸收二氧化碳而補充氧,如此相輔相成而達奇妙之平衡,是以大氣之組成乃得穩定。
大氣之壓力與密度,均隨高度之增加而遞減,惟其溫度之垂直分布,則因大氣層之構造而不同。
大氣之內部結構可分為數層:自地面至十餘公里高度之大氣層,稱為對流層;
自對流層頂至五十餘公里者為同溫層(或稱平流層);
自同溫層頂至八十公里左右者為中氣層;
八十公里以上者為電離層(或稱熱氣層);
電離層之上距離地面約六百公里以上者為磁層(或稱外氣層),大氣層之外限約為三萬公里。
茲將各層特徵,扼要略述如下:一、對流層(Troposphere):即最接近地面之一層,乃天氣變化之區域,幾乎所有之雨、雲、雪皆在此區發生,為氣象學研究之主題。
大氣中全部質量之百分之九十係包含於此狹窄範圍內。
大致言之,在此區域內,溫度隨高而遞減,約每公里降低攝氏六點五度。
在此層之頂部,即其與同溫層之交界處,溫度停止下降,稱為對流層頂,其高度隨天氣與緯度而變化。
北極上空之對流層頂高約八公里,由此向低緯度逐漸昇高,而赤道上空之對流層頂高約十六公里,惟向高緯度緩慢下降。
二、同溫層(Stratosphere):在此層內之空氣,非常穩定平靜,且極乾燥,幾無垂直方向之運動,各種天氣現象停止活動,故亦稱為平流層。
此層之下端即對流層頂,其上端與中氣層相接處為平流層頂。
此層之下端(即自離地面約十公里之對流層頂至離地面二十公里之氣層)溫度幾乎不變,其值約為零下六十三度。
此層之上部,約在二十五公里之高度,溫度開始上昇,在離地面約四十九公里處,溫度已昇高至攝氏二十度,此處之溫度與地面相若,為平流層中最溫暖之處,稱為平流層頂。
在平流層內溫度之昇高,係因此層中之臭氧吸收太陽紫外光所致。
臭氧O3係由氧分子O2、氧原子O,及另一觸媒分子經三體碰撞而形成。
在接近地面之對流層內,僅有氧分子,而在平流層頂以上之高空,僅有氧原子,故臭氧祇能在平流層內形成。
如無臭氧層之存在,則強烈之紫外光即穿透平流層,不僅直接傷害人體及生物,且能分解水分子使地球失去水分而無法維持生命。
三、中氣層(Mesosphere):在此層內(約離地面五十公里至八十公里),氧及臭氧均開始減少,氣溫乃隨高度下降,至中氣層頂(高約七十五公里上下),氣溫乃再度降低至攝氏零下一百度,為大氣層中最冷之處。
四、電離層(Ionosphere):中氣層之上,即高約八十公里以上,空氣分子吸收來自太陽之強烈紫外光,氣溫因而再度開始上昇。
由八十公里至一百二十公里,氣溫由攝氏零下七十度昇高到八十度,而在三百公里以上之高空,氣溫可高達數千度。
故電離層亦稱為熱氣層。
電離層中之分子及原子因吸收紫外光而游離,是以電離層中含有電子及離子。
電離層可分為三層,其最低層為D層(五十至九十公里),E層(九十公里至一百五十公里),其最上層為F層(一百八十公里至四百公里),其中以E層及F層之電子密度最大。
電離層中之電子,在彼此交互作用下,能共同集體振動,其振動頻率與電子密度之平方根成正比,稱為電子電漿頻率。
如入射電磁波之波頻大於電離層之電漿頻率,則能穿越電離層,如入射電磁波之波頻小於電離層之電漿頻率,則入射波即為電離層所反射而復回地面。
因電磁波之波長與波頻成反比,而E層之電子密度小於F層之電子密度,故E層能反射較長之無線電波,而F層能反射較短之無線電波。
如入射波之波頻太高,以致超過電離層中之最大電漿頻率,則入射波即穿越電離層而進入太空。
電視廣播所使用之電磁波及調頻無線電波,其波頻均超過電離層中F層之電漿頻率,故能穿透電離層進入太空而無法返回地球,必須經由人造星之轉播,方能遠播。
五、磁層(Magnetosphere):自電離層最外層(即F2層,約距面四百公里)至高層大氣外限,廣達二十餘倍地球半徑之區域內,稱為磁層,因在此區域內之電子、質子,與離子之運動與分布,均受地球磁場之控制,因而得名。
地球之磁場,因與太陽風中之低能電子與質子交互作用,在磁層之外緣(Magnetopause)產生一變遷區稱為磁鞘(Magnetosheath),並在磁鞘之外形成一弓形震波(BowShock)。
在磁層內背日方向有一廣達地球半徑七倍之卵形區域稱為電漿層(Plamsasphere),其中之電子密度與電子通量隨太陽之活動週期而增減。
在電漿層內距地表四個地球半徑附近為范阿倫輻射帶(VanAllenBelt),其厚度約數千公里,幾乎全由電子所組成。
因地球之磁場在兩極較強,在赤道較弱,乃形成一自然之磁鏡,帶電質點為地球磁場所束縛,沿磁力線作螺旋運動,往返於兩極之間,無法逸出此自然之磁鏡,乃形成輻射帶。
磁層內尚有電漿片區、環形電流、磁尾電流、中性片區,及中性片區電流等內部構造,茲不贅。
(鄒志剛)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7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