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法文●羅丹】 羅丹(Rodin,Auguste,西元一八四○~一九一七年),生於巴黎的貧苦家庭,父親出身諾曼第,母親則為諾曼第東方之杜迪尼人,因此,羅丹不但有多情善感而剛直堅忍的諾曼第血統,也有忍耐、富於鬥志的杜迪尼精神。
而羅丹亦常以自己是諾曼第的子孫為榮。
早年喜愛繪畫,但他的父親並不希望他成為畫家。
十四歲進入學費低廉的「素描及數學學校」,學習素描及塑造。
當時從羅馬回國的雕刻家卡鮑,曾經給羅丹大力的指導。
卡鮑的作風傾向寫實,完全迥異於當時的官學派的理想主義作風,因此給羅丹很大的啟示。
十七歲參加藝術學校考試,連續三年落榜。
只得當一名雕刻家的助手,賺錢補貼家用。
二十二歲那年,他的姊姊去世,給羅丹很大的打擊,一度進入修道院,在院中完成神父埃瑪爾胸像,作風古典。
翌年,完成「塌鼻子的男人」,則揚棄了優雅甜美,而追求有深度、有內涵之美。
一八七七年完成的青銅時代作品,是羅丹有名的傑作之一,也是他追求在近代雕刻所缺乏的「雕刻性」的作品。
此期的作品雖追求自然,卻不墮於平凡的寫實。
羅丹為了青銅時代的製作,到義大利,從唐娜太羅及米開朗基羅的作品中,得到無盡的教訓與激勵,也使他愈確信雕刻的神髓在於自然。
晚期的作品中,以地獄門、沈思者、接吻,最為出色。
作品深沈有力,對近代雕刻有很深遠的影響。
(陳世明)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5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