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50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傳記●鄭和】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11 08:35: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傳記●鄭和

 

鄭和,為西元十五世紀初,明代全盛時期,在成、宣二帝雄厚人力、物力支持下,以空前宏大規模,進行亙古未有之海上探險者。

 

(見圖1)此即後世盛道之三寶太監下西洋。

 

鄭和率領由六十餘艘巨艦、兩萬七千餘人組成之艦隊,於成祖永樂三年(一四○五)、五年、六年、十年(一四一一)、十四年(一四一六)、十九年(一四二一),及宣宗宣德五年(一四三○),先後七次出使西洋,艦隊縱橫於南海、印度洋間,遍歷今日之印度支那半島、馬來半島、馬來群島、印度半島、波斯灣、阿拉伯半島,而遠達非洲東海岸。

 

艦隊組織,指揮部:欽差正使太監七員,副使監丞十員,少監十員,內監五十三員;

 

負責發號施令,決定和戰大計,為艦隊之神經中樞。

 

軍機部:都指揮兩員,指揮九十三員,千戶一百四十員,百戶四百零三員;

 

負責提供戰略與戰術,執行作戰任務。

 

後勤部:戶部郎中一員,鴻臚寺序班兩員;

 

負責糧餉、衣甲、禮儀書奏、財務等。

 

醫務部:醫官及醫士一百八十員;

 

負責診療、督導艦上衛生等。

 

作戰特勤部:旗校、勇士、力士、軍力、教諭、通事、陰陽官、餘丁、民梢、買辦及書算平等,共兩萬七千餘人;

 

負責艦隊安全、達成航務、起運貨物、駕駛船艦、教育士兵、觀察天象、採購貨物、語言翻譯及繕書公文等。

 

修繕部:火長、舵工、班碇手、鐵錨、水手及塔材等匠;

 

負責船艦修護工作。

 

船艦之構造:六十二艘寶船,最大者長四十四丈,寬十八丈;

 

中等者長三十七丈,寬十五丈;

 

最小者是大八櫓。

 

諸寶船皆有編號,如清和、惠康、長寧、清遠、安濟、清和一號、清和二號等,與近代海軍船艦之編制類同。

 

每艘船除平均載四百三十餘人外,尚滿裝大批之金銀、綢緞、瓷器、茶葉、銅器、鐵器、誥命、勒諭及冠帶等,以備贈諸蕃國。

 

訪南海諸國:艦隊抵達占城國,國王率百官,戴金花冠,著五彩服,跣足騎象,在鑼鼓椰苗聲中,出城恭迎,鄭和莊嚴和藹向國王宣讀詔書,贈餽禮物。

 

讌會上親切交談,極為友善。

 

互市後,寶船上添加犀角、象牙、觀音竹及各種香料。

 

艦隊繼續南航,行經蘇門答臘、爪哇等地,諸國無不與鄭和建立深厚友誼,珍禽異獸、奇石珍玩,無奇不有,寶船上應有盡有。

 

暹羅恃強,時欺鄰邦,國王倨傲,阻明朝與占城等國間貿易與友誼。

 

鄭和率艨艟巨艦,駛進暹羅港口,國王甚為驚駭,遂派人向鄭和請罪,保證決不再犯鄰國。

 

在平等互惠基礎上貿易,寶船滿載羅斛香、蘇木、犀角、沈香、白豆蔻、大風子、血竭、黃蠟及白象;

 

奠定兩國間深厚之友誼。

 

印度洋上友誼:艦隊航向佛國錫蘭,受到國王之歡迎與禮遇。

 

柯枝國盛產胡椒。

 

鄭和與彼等從事一次友好平等之訪問。

 

艦隊航抵古里國時,百姓能歌善舞,列隊歡迎。

 

貿易時重信義,議價定,簽合約,當眾擊掌,永不反悔。

 

鄭和宣讀詔書,賞賜禮物,並建碑紀念。

 

艦隊整齊有序,進入波斯灣,碇泊於忽魯謨斯港。

 

其國為交通與貿易發達之回教地,民風與建築,別具格調,物產富饒,最馳名者如寶石、珊瑚、金珀、龍涎香、貓睛石、龍眼珍珠、草上飛獸等,鄭和以同宗教信仰者來訪,雙方倍感親切,真誠之友誼,在雙重關係下,更來得鞏固,貿易亦更良好。

 

非洲之訪問:宗教之熱忱,鄭和既激動又高興,督促艦隊加速航行,抵達東非洲之剌撒國,鄭和發現北極星低至水平線以下,北斗七星僅見及南邊三顆,旦浮沈於海天交接線上,則證明艦隊愈航愈南矣。

 

艦隊經數日航行,抵達木骨都束國,其王親自率諸酋長歡迎,設盛筵於崇樓,款待貴賓,鄭和贈以錦繡綾緞、瓷器與茶葉,並宣讀詔書慰問,國王回贈特產乳香、龍涎香及祖剌法,並派使臣隨鄭和入朝。

 

艦隊又訪問卜剌哇、竹步及麻林地諸國,奠下彼此間深厚之友誼。

 

三除亂害:粵人陳祖義犯罪,全家逃亡海外,後做舊港首領,常劫奪海上商賈船貨,商賈頗恨之。

 

彼聞鄭和船隊滿載寶物至,決定偷襲搶貨,時有粵人施進卿者,暗將消息告知鄭和,鄭和將他請來,宣讀詔書,懇切安慰,望化敵為友,陳氏表面應允,但乘暴風之夜襲之,孰知鄭和早有防備,陳氏被俘,解回京師斬首。

 

明廷在舊港設宣慰使司,命施進卿為宣慰使,保護馬六甲海峽商賈之安全。

 

錫蘭國王亞烈苦奈兒,虐待中國禮佛之信徒,鄭和路過該國,欲勸國王改變態度,建立友誼關係,國王非但不受,便引誘鄭和入城,勒索金銀等物,並派兵五萬,劫掠寶船財貨。

 

計被鄭和識破,將計就計,如約入城,乘彼軍出城之際,親率精兵兩千,繞道攻王城,城破,國王被俘,解押至京師,經一番開導,次年釋放歸國,並賞賜有加。

 

嗣後,錫蘭國向明朝貢不絕。

 

蘇門答臘國王抗花面國入侵戰中,中毒箭而死。

 

時王子年幼,不能替父復仇。

 

王后告國人曰:「能代夫報仇,恢復國土者,願妻之,在其子未成年前,願與共管國事。」

 

有年邁漁翁,受其鼓勵,率兵作戰,復國而殺花面國王。

 

皇后諾其言,嫁漁翁,共掌國政。

 

待子成年,漁翁不願交回王權。

 

王子在國人援助下,殺死漁翁,取得王權。

 

漁翁子蘇幹剌率部眾入山,時常侵擾居民,新王政權頗受威脅。

 

鄭和適時往訪,蘇幹剌以未賜禮物而恨鄭和,並乘其不備襲搶寶船。

 

事起突然,但終被鄭和將之擊敗,擒蘇幹剌於喃浡利,解押京師發落。

 

新王權得保,人民安居。

 

對後世之影響:政治上:南洋諸國經鄭和數次卓越外交與戰功之發揮,國威遠揚,諸國王莫不相率朝貢,除循常例入獻方物外,諸國王多有親身或攜帶妻子、陪臣等,晉京朝謁。

 

諸王親受冊封賞賜,並請求對其國中大山,以鎮其國。

 

經濟上:南洋諸國經鄭和多次出使,促進雙方貿易關係,接觸更是頻繁,其使節與商賈踵至明之京城及通都大邑,明之使者與商賈亦至南洋諸國。

 

諸地特產如香料、藥材、顏料、奇獸、異石等,大量運至明朝;

 

明之精工藝品如絲織品、瓷漆器、茶葉及錢幣等,亦大量運銷海外。

 

由於海外市場之擴展,刺激國內工商業之發達,促使明朝為經濟大國。

 

華僑外移:我國居民移殖南洋,雖始自秦漢,但了若星辰,然鄭和七使該地後,移殖風氣大盛。

 

同時南洋資源豐富,社會經濟發展遲緩,正是中國技術輸出好機會。

 

彼等抵達後,辛勤地與當地居民並肩攜手,開闢新家園,於是南洋華僑大量增加。

 

航海上之貢獻:我國航海起源極古,漢便貿易南洋及印度洋上,秦皇、漢武經略南越,是我國經營南洋之始。

 

元軍征安南、緬甸、爪哇,動員水師數萬、戰艦百艘,規模之大,前所未見。

 

然則鄭和七使西洋,艦隊之龐大,船艦之巨,又非元代艦隊可比。

 

其航程除南洋外,所謂波斯灣頭、紅海口、非洲之木骨都束與麻林地等,鄭和均數次親至其地,創中國與非洲間之海運。

 

尤有進者,航海術之精進,更趨越前代,茅元儀繪製鄭和航海圖,為世界海圖中最古者。

 

海圖所誌鍼路、更向,與天文星象、「角與指」之計時、計里程等新知識,皆前代船員鮮知者。

 

地理學上之貢獻:明代前中國對海洋地理知識,仍限於印度半島、波斯灣以東海域,但鄭和出使後,則有新發展,海圖上所誌關於阿拉伯半島、非洲東海岸諸國地形海岸線,既明晰又正確,中外諸專家學者皆所公認。

 

鄭和航海圖,長二十一英呎一英吋九分,寬八英吋,係總括當時航海、天文、星象及地理等知識繪製而成,是中國第一部航海地理圖,將中華文化傳播阿拉伯及非洲等地。

 

同時它亦是世界航海史上第一部航海地理圖。

 

醫學上之貢獻:鄭和奉使出入海洋炎風、瘴癘疾疫之鄉,氣候風土,具所不習,易遭死亡,所謂「軍民死者萬計」,故每次出航,隨從醫官數十人,彼等除照顧病者外,亦在諸地採回藥材甚多,如伽藍香、降真香、黃速香、金銀香、羅竭速香、打麻兒香、安息香、龍涎香、沈香、白檀香、盧薈、蘇木、木別子、大風子、犀角、黃蠟、阿丹、血竭、阿魏、黃雄、羚羊角等,約計七八十種。

 

陳以誠詩曰:「九重每進千金劑,四海曾乘萬斛船。」

 

鄭和七使西洋之豐功偉績,對後世之影響具有深遠之意義,時至今日,仍被稱頌,鄭和竟被東南亞人奉為神明,禮祀不絕,其功德可謂偉矣!

 

亦是傳播中華文化之功臣。

 

(徐玉虎)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559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7 23:38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