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科學●馬斯洛】 馬斯洛(AbrahamHaroldMaslow,西元一九○八~一九七○年),為現代人文心理學派(HumanisticPsychology)之先驅者。
主要著作包括一九五○年出版之動機與人格(MotivationandPersonality)、一九六二年存在心理學(TowardaPsychologyofBeing),及一九六九年之人性之深入探討(FartherReachesofHumanNature)。
馬氏假設人有五類基本需求: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關愛需求、自尊需求,以及自我實現需求。
這些需求係按一定順序進行,即後者唯賴前者之依存關係:生理需求獲得適當之滿足後,一個人始能追求安全,而生活安全之後,一個人始感到需要去獲取別人的關愛。
同理,唯不愁於別人關愛者;
始能追求自我實現。
馬氏強調,心理健康的人,是追求自我實現的人;
而且心理健康者,必須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關愛需求,以及自尊需求都已獲適當滿足的人。
相對的,如果個體在某種需求(如安全需求)蒙受持久的缺乏或挫折時,則會將全部精力貫注於該需求上,而呈現不健康的心態。
馬氏更將心理需求分為兩大類:即D需求(DeficiencyNeeds)及B需求(BeningNeeds/Metaneeds)。
前者指其心理需求層次中的生理、安全、關愛、自尊需求;
後者指自由、獨立、美、善、和諸、正義,及自我實現的需求。
依馬氏之觀察,被D需求所支配的個體趨膽怯、自我防衛、倚賴性;
相反地,B需求驅使個體不斷追求成長、自由、獨立及創新,使個體不致陷入生活無意義、無目標、無價值觀之困境。
B需求更為內在性之需求,其有自動自發去發展個人潛能及理想之動力。
馬氏學說之自我實現性格之最大特質,為專心一致達成個體認為有意義之工作,非但重視責任感,更持有宇宙觀及使命感。
其學說重點,可謂與另一位當代人文心理學家羅傑士(CarlRogers)之發揮充分功能的人格(FullyFunctioningPersonality)相輔相成。
(俞筱鈞)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