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12-8 19:22 編輯
【中華百科全書●哲學●禮樂】
禮與樂乃我國文化中的兩大支柱。
禮樂二字的涵義,說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樂,五聲八音總名,象鼓鞞、木、虞也。」
孔子最重禮樂,論語中常以禮樂並稱。
他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泰伯)又曰:「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
(先進)孔子時,禮樂為六藝之首,所謂:「禮、樂、射、御、書、數。」
六者。
禮樂必為君子所實踐,故曰:「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
(陽貨)禮樂又必自天子出,故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季氏)君子為人格之代表,天子為治道之代表,是禮樂有關人格與治道矣。
我國禮樂之教為一有系統的學問。
禮之門類,大別為吉、凶、軍、賓、嘉五者,而重要之禮經,則有周禮、儀禮、禮記三者。
周禮所以明制度,儀禮所以謹儀節,禮記乃諸儒記禮之說,則闡明禮義與精神,而為前二者之會通。
太史公史記稱禮曰:「洋洋美德乎!」
且認禮為:「治辨之極也,彊固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總也。」
至於樂教,尚書堯典曰:「命汝典樂,教胄子…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曰:『於!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是樂之功能,可通神人,可感禽獸。
禮記中樂記,乃一篇言禮樂之大文章,而我國史書中之禮樂志,亦在發揚禮樂的精神。
禮樂二者之關係,至為密切,惟各有其獨具之特質。
紬繹禮記樂記之言,則知:「禮節民心,樂和民聲。」
「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
「樂由中出;禮自外作。樂由中出故靜,禮自外作故文。」
「禮者,殊事合敬者也;樂者,異文合愛者也。」
「仁近於樂,義近於禮。」
「樂也者,情之不可變者也;禮也者,禮之不可易者也。」
是以禮主心、主節、主靜、主敬、主義、主理;
而以樂主聲、主和、主文、主愛、主仁、主情。
均可視為二者各具之特質。
周敦頤通書:「禮,理也,樂和也,陰陽理而後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萬物各得其理,然後和。故禮先而樂後。」
此又於禮樂之特質中,更見其功用之先後。
我國先聖先賢之言禮樂者,綜合其義,約可分為五大端:一、禮樂通天地:禮記樂記曰:「明於天地,然後能與禮樂。」
又曰:「聖人作樂以應天,制禮以配地,禮樂明備,天地官矣。」
天地代表自然,禮樂乃自然之節奏。
朱熹曰:「禮樂天理之自然。」
通天地即可說與自然相貫通。
禮樂明鬼神:樂記曰:「樂者敦和,率神而從天;禮者別宜,居鬼而從地。」
朱熹曰:「禮主減,樂主盈。鬼神亦是屈伸之義,禮樂鬼神一理。」
鬼神雖為傳說與迷信,但是我國文化,敬天尊祖,亦祭天祀祖,所謂天神、地祇、人鬼,即天、地、人溝通之義,禮起於事天,而禮通於樂,所以知禮樂之興起,常與鬼神之祭典攸關,即為明證。
三、禮樂正風俗:風俗之厚薄,常繫乎禮樂。
孔子言禮,主知禮,曾曰:「不知禮,無以立也。」
言樂,主正樂,曾曰:「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知禮與正樂,即為風俗純厚之本源。
荀子樂論亦曰:「夫聲樂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謹為之文。樂中平,則民和而不流;樂肅莊,則民齊而不亂。…樂者,聖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之深,其移風易俗,故先王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
樂記亦曰:「禮以道其志,樂以和其聲。」
「禮義立,則貴賤等矣;樂文同,則上下和矣。…樂至則無怨,禮至則不爭,揖讓而治天下者,禮樂之謂也。」
凡此均在闡明禮樂之正民心,移風俗。
四、禮樂尊道德:道德乃由風俗而演進而形成而提昇,但其關鍵,則繫乎於禮樂。
樂記曰:「禮樂皆得,謂之有德,德者,得也。」
又曰:「先王之制禮樂也,非以極口腹耳目之欲也;將以教民平好惡,而反人道之正也。」
「禮樂不可斯須去身,致樂以治之,則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致禮以治躬則莊敬,莊敬則嚴威。」
王安石禮樂論亦曰:「禮者天下之中經,樂者天下之中和,禮樂者,先王所以養人之神,正人氣而歸正性也。禮樂所以養人之性也,禮反其所自始,樂反其所自生,吾於禮樂,見聖人所貴其生者至矣。」
皆係用以闡明禮樂之通乎道德。
五、禮樂先刑政:刑政所以救道德之窮。
孔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為政)禮樂有關道德,禮樂先於刑政,方可垂拱而治。
樂記曰:「禮以道其志,樂以和其聲,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姦,禮樂刑政,其極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又曰:「禮義立則貴賤等矣;樂文同則上下和矣;惡著則賢不肖別矣;刑禁暴、爵舉賢,則政均矣。仁以愛之,義以正之,如此則民治行矣。…樂至則無怨,禮至則不爭,揖讓而治天下者,禮樂之謂也。」
由此可見禮樂、刑政之相通,而禮樂必先於刑政始可,措天下於郅治。
以上五者,說明禮樂之通天地、鬼神、風俗、道德與刑政。
一切以禮樂為大經,以溝通天、地、人三者的管道,洵屬我國儒家有關禮樂的大道理。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3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