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8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三民主義●錢幣革命】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8 07:31: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12-8 09:10 編輯

中華百科全書●三民主義●錢幣革命

 

錢幣革命,乃國父於民國元年致北京參議院、各省都督、省議會、全國國民暨各報館的一項意義重大的通電,亦為三民主義經濟與財政建設的一項重要文獻。

 

一、該通電開首即謂:竊聞遇非常之變,常出非常之方以應之。

 

今者俄人乘我建設未定,金融恐慌,而攫我蒙古,我萬無能抵抗之理,在俄人固知之素,而審之熟,故甘冒不韙行之,我國人皆知蒙亡國亡,與其不抗俄屈辱而亡,執若抗俄而為壯烈之亡,故舉國一致,矢死非他也。

 

以文觀之,民氣如此,實足救亡,惟必出非常之策,事乃有濟。

 

非常之策維何?

 

請為我政府國民言之:第一行錢幣革命,以解決財政之困難。

 

國父於該通電中,繼續闡明錢幣革命之理論與方法:在理論方面,國父說:「錢幣維何?

 

不過交換之中準,而貨財之代表耳。

 

此代表之物,在工商未發達之國,多以金銀為之。

 

其在工商已發達之國,財貨溢於金錢千百萬倍,則多以紙票代之矣。

 

然則紙票者將必盡奪金銀之用,而為未來之錢幣,如金銀之奪往昔之布帛刀具之用,而為錢幣也。

 

此天然之進化,勢所必至,理有固然,今欲以人事速其進行,是謂之革命。

 

以上即說明了錢幣與革命的要義,奠立了錢幣革命的理論基礎。

 

在方法方面,則首須防弊,電文中曾謂:「但紙幣之行用,無論古今中外,初出時甚形便利,久之則生無窮之流弊,必至歸天然淘汰而後止。

 

此其原因,則紙幣之本質,價廉而易制,不比金銀之本質價昂而難得,故紙弊之代表百貨也,其代表之性質一失,則成為空頭票,若仍流行於市面,則弊生矣。

 

而金銀之代表百貨也,其代表之性質雖失,而本質尚有價值,尚可流行於市面而無弊。」

 

「今我人既明此理,則防弊之法無難,其法當設兩機關,一專司紙幣之發行,一專司紙幣之收毀。紙幣之功用,既為百貨之代表,則發行之時,必得代表之貨物或人民之負擔,而紙幣乃生效力。」

 

國父曾詳舉實例:「如國家中央政府,每年賦稅應收三萬萬元,稅務處既得預算之命令,即可如數發債券於紙幣發行局,該局如數發給紙幣,以應國家度支。至期稅務處當將所收三萬萬元租項之紙幣,繳還紙幣消毀局,取消債券。」

 

「如是發行局於得稅務處之債券,如數而發出紙幣。此等紙幣以有人民之擔負,成為有效力之紙幣,名之曰生幣。及稅務處於所收稅項,如數繳贖債券之紙幣,為失效力之紙幣,因代表賦稅之功用已完,名之曰死幣,故常毀之也。」

 

紙幣的幣值,除以國家的稅收為擔保外,國父又主張:「籌備設立公倉工廠,以便人民以貨換幣,或以工換幣之地。」

 

亦即紙幣決不空發,人民欲得紙幣,可以以貨換幣,發行局即以其貨交入公倉,以作為幣值的擔保,有古「常平倉」的作用,可以預防物價的高漲與幣值的低落。

 

國民又可以工換幣,即向公立之工廠,作工以換取紙幣,故紙幣於發行之時,即有其代表之價值,而不致流於空頭支票。

 

二、國父除於錢幣革命通電中有其高遠的主張外,另一有關的遺教,乃為民國七年冬發表的孫文學說中第二章以用錢為證中,歷述自古以來錢幣改革的歷史,並謂:「乃此次大戰(指第一次世界大戰)世界各國多廢金錢,而行紙幣,悉如作者七年前所主張之法(即指錢幣革命通電)。蓋行得其法,則紙幣與金錢等耳。」

 

現在我國及世界各國多已採行紙幣本位制以代替當年的金銀本位制,足見國父的先見之明,惟各國採取紙幣本位制後,亦時常發生流弊,如通貨膨脹、紙幣貶值等,誠如國父所謂:「初出時甚行便利,久之則生無窮之流弊。」

 

現在各國多已根據歷史的經驗,採取種種的防弊之法,尤足見國父主張錢幣革命,同時重視防弊的原則,至為高明。

 

三、錢幣革命,既屬國父的一項重要遺教,先總統蔣公於民國二十四年在峨嵋軍訓團講總理遺教概要,其第三講物質建設之要義中,特將實業計劃與錢幣革命並列,且在詳述了實業計劃、國民經濟建設運動,以及民生主義的重要內容以後,特別指出:「此外,還有篇遺教,與經濟建設及政治建設,關係都很大,我們大家應當注意研究,並拿來教導國民的,就是所謂:錢幣革命…大家要曉得,我們要完成政治建設,一定先要使國民經濟能夠發達;

 

要經濟能夠發達,一定要使為交換中準百貨代表之錢幣,能夠便利而充裕,金融能夠活潑而穩定。

 

照社會進化的趨勢,紙幣一定會取金銀之地位而代之,成為惟一的錢幣。

 

總理的錢幣革命論,不過是要加以人為的力量,使這個事實提早實現而已。

 

不過一切錢幣的改進,總以一般國家對於經濟,對於國民的信用能夠增加為根本。

 

而此種信用的基礎,除政治上、經濟上之實質因素以外,最根本的還是一般人民的智識程度之高低和國家觀念之濃淡。

 

因此,我們看一個國家紙幣的信用─一般人民使用紙幣的情形,就可知道國民的程度如何,與政府的信用如何,亦即可看出整個國家之精神的力量如何。

 

足見先總統蔣公對於錢幣革命的重視,並且以其實行的利弊,來測定國民的程度與政府的信用,看出整個國家的精神力量,不僅物質力量而已。

 

(王冠青)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364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3 08:50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