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革命史蹟●趙聲】 趙聲(西元一八八一~一九一一年),字伯先,別號雄愁子,一度易姓名為宋王孫,江蘇丹徒大港人,生於清光緒七年二月十七日。
父蓉曾,為江蘇碩儒,以理學聞名。
聲幼聰慧,八歲能文,九歲應童子試,十七歲入邑庠,旋赴江寧,應江南陸師學堂試。
未果,尋入水師學堂肄業。
時校中章程不良,眾推聲為代表,爭取改革,因激怒當局,乃自請退學,居妙兒山僧寺讀書。
偶代陸師學堂員生某為文,為監督俞明震所覺,召其入校肄業。
聲欣幸之餘,刻苦力學,課餘則與同學抵掌論天下事,自是愈傾心革命。
卒業後,東渡日本,結交革命志士多人,旋即返國策畫舉事。
聲既歸國,創閱書報社及小學堂,並組體育會,以為開民智及宣揚革命之用。
旋任兩江師範教習。
光緒二十九年(一九○三),俄侵東三省,拒俄風潮大起,聲乃召學生大會於北極閣,借題演說革命,慷慨激昂,聞者動容。
尋赴長沙,任教實業學堂。
未幾,聞袁世凱於北洋練兵,乃往投效,詎料為袁所拘禁。
間計脫逃,出關外,復返京,與吳樾交為莫逆。
旋南歸,充江寧都練公所參謀官,再北上考察,南返後,任江陰新軍教練。
時有道員郭人漳者,與黨人多所往來,聲遂與之結金蘭,同赴粵任新軍管帶,乘機灌輸兵士革命思想。
其後江寧徵兵,聲返任三十三標二營管帶,旋擢升為標統。
至是,密圖舉事益甚。
適端方回督兩江,深惡聲,欲謀之,聲乃去。
光緒三十二年(一九○六),萍瀏之役,聲擬往援未果,赴廣州,任督練公所提調,復升為新軍統帶。
翌年,欽廉之役起,事為郭人漳所賣,遂敗,聲怒而與之絕交。
宣統元年(一九○九),倪映典因助熊成基安慶起義,事敗來避,聲薦其為砲營排長。
次年,遂有新軍之役。
事敗後,聲亡走香港。
繼而參與庇能會議,謀於廣州再舉,以聲任聯絡新軍之責。
明年三月二十九日黃花崗之役,聲任總指揮,然因同志提前發難,未及往與,既聞敗訊,悲痛成疾,返港後,於四月十九日辭世,時年三十有一。
(莊義芳)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