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哲學●儒家孟荀】 孔子之後,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孟子與荀子。
一、孟子(西元前三七三至前二八九年)孟子最大的貢獻,首在提揭「人禽、義利、夷夏」之三辨,以開發道德文化意識;
次在建立心性之學的義理規模;
三在宏揚仁政王道的政治思想。
(一)孟子主性善,主仁義內在,認為仁義禮智,四端之心、良知良能,乃「天所與我者」,「我固有之」,「人皆有之」。
孟子之說,為「人人皆可為聖賢」,建立了先天超越的根據。
(二)孟子之修養論,可約為二大端而言之。
1.存養擴充:存養良心,擴充四端,使道德心靈呈現起用,一方面親親、仁民、愛物,與天地萬物為一體;
一方面盡心知性以知天,存心養性以事天,以與天道、天德通而為一。
2.知言養氣:知言是對言論思想的「是非、善惡、誠偽、得失」之精察明辨。
養氣是培養不憂、不惑、不懼的道德勇氣,以擔當重責大任。
而養氣之道:(1)自反:自反而縮,理直氣壯;
(2)持志:以志帥氣,無暴其氣;
(3)直養:養之以義,配義與道;
(4)集義:必有事焉,勿忘勿助。
(三)孟子之政治思想,是由內聖開外王,倡言仁政王道。
其綱領有二:1.推仁心,行仁政。
2.民為貴,重民生。
而對政權轉移之軌道問題,孟子亦提出「推薦、天與、人與」之觀念,順此轉進一步,可以推致政道之客觀法制化。
二、荀子(約晚孟子四、五十年)孟子建立德性主體,荀子則透顯知性主體,是一主智的心靈。
其學說可約為三端:(一)天人之分:荀子視天為自然,天只能生萬物而不能治萬物,天生之,人成之,故言天人之分。
而治亂吉凶,在人不在天,故主張以禮義明分,各任其事,運用智能,裁萬物以養人;
此即制天、用天之思想。
(二)化性起偽:荀子從自然生命(生物本能、生理慾望、心理情緒)看人性,而宣稱人性惡,這表示他對德性之本源不透徹。
但這只是他的觀點,其正面的主張則是化性起偽,轉化本惡之性,發動人為創造,以成就善德善行。
而化性起偽的根據,內在面靠心的知慮,外在面靠禮義之道。
所以荀子亦肯定人人可以為聖賢。
(三)禮義之統:荀子順承孔子重視三代禮憲的精神,亦重視禮義法制,而提出統類之觀念。
統類是禮義法制所依據的共理,亦是通貫於事物的原理原則。
進而關連於禮義法制背後的基本精神,而綜貫百王累積之法度以成統,是之謂禮義之統。
禮義之統,乃荀子思想中之道,是人生修養、禮樂教化,以及為政治國的最高標準。
就內聖成德之教而言,孟子是繼承孔子之正宗;
就一般學術而言,則孟、荀皆有精當之處;
就透顯知性主體以開出知識之學而言,則荀子之心論、天論,實有時代之意義,而應特加正視。
(蔡仁厚)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1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