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12-8 07:35 編輯
【中華百科全書●革命史蹟●黃埔建校建軍】
一、黃埔建軍的意義民國十二年,孫中山先生重返廣州,認定「救國必須救黨,建國必須建軍」為當時革命建國的兩大任務。
因為中國革命,自從民國成文以來,內憂外患,並未輕減,民族衰微,民權旁落,民生凋敝,情況依然,革命建國,徒有虛名。
救國的基本工作,為改組中國國民黨,建設真正的革命軍,但建軍必先建立基幹,建立基層幹部,必須創辦軍官學校,這是黃埔陸軍軍官學校創辦的由來。
黃埔軍校創立的意義,乃是以軍校學生為基礎,建立真正的革命軍,信奉三民主義,編練革命武力,受國民黨指揮,建設中華民國,促進世界大同。
每個學生,都要具有「愛國家、愛百姓、不貪財、不怕死」的精神,因此團結、負責、犧牲,就成了黃埔建軍的黃埔精神。
黃埔建軍的時代意義,涵蓋了三個特點,其一、革命軍必須是國民黨的軍隊;
其二、革命軍必須是保國衛民的武力;
其三、必須參考蘇俄革命建軍的制度及充沛國民黨革命先烈的精神。
具備了上述三個條件,就能表現黃埔建軍的意義。
二、黃埔軍校的創立孫中山先生於民國十二年派蔣中正先生赴蘇俄考察軍事,其目的之一,就是為了編練黨軍。
蔣先生在俄考察三月,對建校建軍,深有心得,回國不久,正當國民黨舉行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孫先生於十三年一月二十四日,在開會期間,一面向大會提出設校建軍案。
另一方面以大元帥命令,派蔣中正為陸軍軍官學校籌備委員會委員長;
王柏齡、鄧演達、沈應時、林振雄、俞飛鵬、張家瑞、宋榮昌七人為籌備委員,開始籌備創立軍官學校。
一月二十八日,孫大元帥指定黃埔島為軍校校址。
黃埔島,位於珠江中流,周圍二十餘里,距廣州約四十里,崗巒起伏,林木蔥鬱,南連虎門,為廣州第二門戶。
清末置長洲要塞,並設陸軍學校及海軍學校於此。
孫先生擇黃埔島設校,一則以其四面環水,與城市隔絕,使全體官生得專心致力於學習與研究。
二則當時島上陸校海校之舊址,雖已荒廢,稍加修茸,尚可利用。
三則欲以一校為始基,擴建勁旅,進而掃蕩軍閥統一全國。
故擇居此島,以示有進無退的意義。
最初定名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積極籌建,三月而黃埔軍校得以創立。
三、艱難締造的經過黃埔軍校是革命的軍事政治學校,籌建之始,困難重重,如各方的嫉忌、經費的拮据、槍械裝備的缺乏,尤其當時國民黨遇事都要尊重俄國顧問及中共頭目的意見;
蔣先生曾提出辭職,離開廣州,回返故擲,旋經孫先生與廖仲凱先生一再催促與安慰,始返校視事。
黃埔創校的重要人事:籌備主任王柏齡、總教官何應欽、教官沈應時、顧祝同、陳繼承、劉峙,及副校長李濟琛介紹的鄧演達、嚴重、錢大鈞,多是日本士官學校、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的學生,確為當時難得的人選。
至於下級幹部,都曾經過考試而由校長作最後決定,並施以短期訓練,對於黨紀、軍紀、團結、負責、做人做事的方法,都有精簡切實的訓誡,這樣速成訓練的幹部,竟然成了黃埔建校建軍的根基。
關於學生的考選,最先決定第一期成立三個隊,每隊一百零八人,招考學生三百二十四名,遍及全國。
當時各省在軍閥控制下,不能公開招生,乃預先委託各省出席國民黨一全大會代表,回籍後代為招考,各省前往廣州報考的學生,全是其有革命熱忱和決心的青年,也是不滿帝國主義侵略和軍閥統治的貧苦青年才俊,他們的思想、品學,都是比較優秀,各地報考初試的學生先後逾二千人,錄取三百二十四人,因各省保送的青年陸續到來,再舉行了第二次、第三次考試,共錄取了一百七十五人,合計四百九十九人,但軍事則稱第一期學生五百人。
後來軍政部講武學堂歸併,又增加了一百四十六人,則第一期學生共為六百四十五人,其後遲到補考的四百多人,則編列為第二期與第三期入伍生,總計一、二、三期學生為二千二百多人。
不久,全國各大中學校的學生,共同喊出了一句口號:「要革命,到黃埔。」
由此可見黃埔建軍,無疑是集合了全國革命愛國青年的精英。
軍校的建立。
由於蔣校長領導有方,英明果斷,以身作則,以身行教,祇用一個半月即完成籌備工作。
其後選拔幹部,招考學生,經過四十天入伍訓練,到六月十六日,第一期開學典禮,由大元帥兼總理孫先生主持,黨政軍學的首長均參加,閱兵分列。
雖則這時全校的軍官學生士兵僅有九百零六人,但黃埔建校及一支袖珍的、典型的革命軍規模,業已大具。
按著開始編練教導團,以為建設校軍、黨軍及革命軍的基本隊伍,就可順理成章按部就班地積極進行。
黃埔建軍的制度,由於軍校注重黨務政治的組織訓練,實行黨代表制度;
軍隊編制為三三制-一師三團,一團三營,一營三連,一連三排,一排三班,確立現代化革命軍的制度與規模,創業維艱,這種艱難的迅速克服,固然得力於蔣校長在俄國考察的心得,同時也得到當時在軍校幾位俄國顧問,特別是加倫將軍的協助至於最困難的武器裝備問題,由於英國買辦陳廉伯陰謀利用廣州市的商團反抗政府,在國外祕密購運了九千枝新式步槍(含數百枝手提機關槍),由於孫大元帥命令,由軍校在黃埔予以扣留,幾經交涉,至雙十節,商團罷市異動,軍校學生會同湘軍、粵軍迅速行動予以鎮壓,戰鬥不到一天,即予各個擊破,全部商團投降繳械,這樣一來,黃埔建軍的武器,得到充分助力,加上蘇俄為示好並籠絡本黨,於十月初運來步槍八千枝、與幾門大砲的軍事援助,使得教導團兩個團及往後的革命軍第一師乃至第一軍,得有現代充足的武器與裝備。
經費問題,是軍校創辦時最感困難的一環,軍校開辦費,最初由孫大元帥核定,由廣東省財政廳撥銀十八萬六千六百元。
經常費由財政廳撥銀五千元,公安局撥銀一萬五千元,市政廳籌餉局各撥銀五千元,合共為三萬元,這是最初定額的預算,因為當時廣東財政未上軌道,各地方的稅收,多由各軍就其駐防地區直接撥用,廖仲凱雖為軍政府財政部長兼廣東省財政廳長,但他僅能管理賬目,沒有直接可以收到的財源。
因此,學校初期伙食都發生困難,全賴廖黨代表各方籌措,甚至借貸支應,及後鮑羅廷顧問代表俄國政府撥贈了三百萬盧布,等於三十萬元銀元,才使軍校經費,勉強夠用,這是軍校艱難締造的明證。
四、黃埔建軍的精神黃埔建軍的使命,可由軍校第一期開學時,總理孫中山先生的訓詞表明:「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以建民國,以進大同,咨爾多士,為民前鋒,夙夜匪懈,主義是從,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貫徹始終。」
黃埔建軍的步驟,首先要實行軍隊黨化、黨軍隊化,軍中建立黨代表與政治工作制度,重視軍民合作。
第一步使武力與民眾合作,第二步使武力成為民眾的武力,革命軍的口號是「愛國家,受百姓,不貪財,不怕死」。
黃埔建軍精神,首為學校校訓「親愛精誠」,要全軍士兵確立革命的人生觀:「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的生活,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的生命。」
黃埔校門對聯曰:「先烈之血,主義之花。」
可知黃埔建軍乃在養成負責的精神、團結的精神、犧牲的精神,這種精神的培養,首在充沛哲學思想及確立行動指標。
軍校禮堂也有兩幅聯語:「窮理於事物始生之處,研幾於心意初動之時。」
「安危他日終須仗,甘苦來時要共嘗。」
前者為蔣校長所撰,後者為陳英士所撰。
但均為孫中山先生所書。
五、從校軍到黨軍(一)校軍教導團的成立:民國十三年,黃埔軍校第一期開學之後不久,總理孫大元帥親自率師北伐,駐節韶關,指調第一期第一隊學生,到韶關護衛大元帥,並受大元帥親自指導實施戰地教育,有如戰時隨營教育一樣。
孫總理深覺有成立黨軍之必要,乃致函蔣校長云:「練兵一事,為今日根本之圖,槍枝(扣留商團之槍)處分,即以此為準。」
蔣校長即著手籌備編組教導團。
旋即派人到上海及北方各省招募新兵,以五千人為目標,用扣留商團之武器,及軍校招考學生與湘軍保送士兵選任士官,依孫先生指示,教導團的編制,實行一團三營,一營三連,一連三排,一排三班的三三制;
於十月中旬成立教導第一團,派何應欽為團長。
十二月成立第二團,派王柏齡為團長。
(二)編組校軍參加東征:由於東江叛逆陳炯明興兵作亂,國民黨政府下令征討。
在粵各軍分成三路出師,總理孫先生於民國十四年一月命令軍校教導團隨軍東征。
黃埔軍校以校軍名義,隨軍參加中路作戰。
第一期學生畢業分任教導團中下級幹部,及黨代表與營連見習官,除教導一、二團為主力外,並以第二期學生步兵總隊、炮兵隊、工兵隊、輜重隊,第三期入伍生第一營,幾乎全校動員,加入右翼粵軍作戰,與粵軍第二師及第七旅與張我東團合組成校軍,由蔣校長親自統率,不久便成為東征主力師發展的黨軍。
(三)校軍改稱黨軍:黃埔校軍自奉孫總理之命東征以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以不到五千之眾,擊敗五萬之敵。
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於民國十四年四月十三日舉行全體會議,決議以黃埔軍校教導團為基礎,成立黨軍。
並訓令云:「查本會第七十七次會議,廖黨代表提議,請以陸軍軍官學校教導第一、二兩團成立黨軍第一旅,任第一團團長何應欽兼充旅長,沈應時為第二團團長,全旅仍歸校長蔣中正節制調遣。此令」。
從此軍校校軍便改稱黨軍。
復成立教導第三團,委錢大鈞為團長,不久便成立教導第四、第五團。
(四)廣州平亂:第一次東征勝利後,在廣州的滇軍楊希閔、桂軍劉震寰,通敵叛黨,勾結北洋軍閥,公開反對革命政府,政府決定討伐楊、劉,密令蔣校長回師靖亂。
民國十四年五月十三日,廖仲凱代表奉令赴東江汕頭,與蔣校長及許總司令崇智和俄顧問加倫將軍等會商討伐楊、劉計畫。
六月初旬,黨軍回師接近廣州,粵北之湘軍譚延闓部與滇軍朱培德部,亦已南下集結廣州北部,蔣校長指揮黨軍及黃埔軍校第三期學生,共同圍攻滇桂軍,僅用一週時間,即將之擊破。
討平楊、劉之後,黨軍便藉機整編粵軍,因廖黨代表於八月二十日在廣州國民黨中央黨部被人暗殺,粵軍有一部分不穩,蔣校長函許崇智總司令,嚴詞痛責,許氏知難離粵,不穩粵軍迅被整肅,至此軍事政治均趨一致,廣州形勢益為鞏固六、國民革命軍的組成由廣州革命策源地的鞏固安定,黨軍實力與聲威,均為全國人心所稱頌,是時全國青年及大專學生均有一種呼聲:「要革命,到黃埔。」
黨軍奉命改稱為國民革命軍。
黨軍第一師第一、二、三團,改為國民革命軍第一、二、三團,何應欽為師長。
黨軍第四、五團,改為國民革命軍第二師之第四、五團,以王懋功為師長,劉堯震為第四團團長,蔣鼎文為第五團團長,兩師合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一軍。
八月二十日,軍事委員會特任蔣校長為國民革命軍第一軍軍長。
八月二十六日,軍委會決採蔣司令官的建議,所有在粵軍隊,均稱為國民革命軍;
共編組為六個軍:(一)黨軍改為第一軍、軍長蔣中正。
(二)建國湘軍改為第二軍,軍長譚延闓。
(三)建國滇軍改為第三軍,軍長朱培德。
(四)建國粵軍改為第四軍,軍長李濟琛。
(五)福軍改為第五軍,軍長李福林。
(六)攻鄂軍改為第六軍,軍長程潛。
在統一兩廣前,廣西軍改編為第七軍,軍長李宗仁。
北伐開始時,湖南軍隊反正,改編為第八軍,軍長唐生智。
國民革命軍在統一兩廣之後,開始北伐之前,黃埔建軍業已大功告成,雖然二、三、四、五、六、七、八軍,各軍都不是黃埔軍校訓練的幹部,但各軍的編制,均與第一軍並無二致,黨代表制度及政治工作制度,也有不少的黃埔學生參加工作,他們大多數都表示,信奉三民主義,服從國民政府的命令,接受蔣中正總司令指揮。
蔣總司令在民國十五年二月六日,於國民黨第二屆中央委員會全體委員會議中,作軍事報告說:「現在的國民革命軍,完全在政府管轄之下,一個命令下達,可以動員的人數有八萬五千人,槍械也有六萬桿,兵士的餉額有一定的預算,兵士的生活,也已較有改善,又有各學校陸軍學生六千人足抵一師之數。…我們的政府已經確實有了力量,來向外發展了。」
「這兩年來國民革命軍小小的成效,實在是三民主義的力量來戰勝的,革命軍所到的地方,人民都來切實幫忙,不僅是表示熱烈的歡迎而已,所以革命軍實在是人民的軍隊,革命軍的武裝,實在是人民的武裝。」
黃埔建軍的精神及其成就,對中華民國的革命建國,是始終光輝燦爛的。
黃埔師生的奮鬥犧牲、負責團結的精神,定可發揚光大。
(鄧文儀)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1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