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針灸大全】

 關閉 [複製鏈接]
241#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4:02:16 | 只看該作者

足厥陰肝經流注之圖


大敦二穴,在足大指端去爪甲一分。


行間二穴,在大指外間動脈應手。


太衝二穴,在大指本穴,在膝內輔骨下橫紋盡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2#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4:02:28 | 只看該作者

足陽明胃經流注之圖


厲兌二穴,在足大指次指端去爪甲一分。


內庭二穴,在足次指外間陷中。


陷谷二穴,在足練處陷中。


三裡二穴,在膝下三寸大筋內宛宛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3#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4:02:42 | 只看該作者

足少陰腎經流注之圖


涌泉二穴,在足掌心陷中,屈足卷指取之。


然骨二穴,在足內踝前大骨下。


太 二穴,在足在足膝內輔骨後大筋下小筋上。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4:03:00 | 只看該作者

足少陽膽經流注之圖


竅陰二穴,在足第四指端去爪甲一分。


俠谿二穴,在足四指外岐骨間本節前。


臨泣二穴,在絕骨端如前三分。


陽陵泉二穴,在膝下骨下宛宛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5#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4:03:22 | 只看該作者

足太陽膀胱經流注之圖


至陰二穴,在足小指外側去爪甲角一分。


通谷二穴,在足小指外側本節前陷中。


束骨二穴,中二穴,在足膝腕內 內約紋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6#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4:03:57 | 只看該作者

卷之六

 

點穴論


《千金》云:人有老少,體有長短,膚有肥瘦,皆須精思斟量,準而折之。


又以肌肉文理、節解、縫會、宛陷之中,及以手按之,病者快然,如此仔細安詳,用心者乃能得之耳。


又云:或身短而手長,或身長而手短,或胸腹長或胸腹短,或大或小,又不可以一概而論也。


凡點穴立點則立灸。


反此一動,則不得真穴矣。


凡灸先陽後陰,先上後下,先少後多,皆宜審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7#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4:04:28 | 只看該作者

論艾炷大小


黃帝曰:灸不三分,是謂徒冤,炷務大也,小弱也乃小作之。


凡小兒七日以上,周年以還,炷欲大,惟頭與四肢欲小耳,但去風邪而已。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8#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4:05:06 | 只看該作者

論壯數多少


《千金》云:凡言壯數者,若丁壯病根深篤,可倍於方數。


老少羸弱,可減半。


扁鵲灸法,入六分灸三壯,更無余論。


故後人不準,惟以病之重輕而增損之。


凡灸頭頂,上於七壯,積至七七壯之。


《銅人》若治風,則灸上星、前頂、百會,皆至二百壯。


腹背宜灸五百壯,若鳩尾、巨闕亦不宜灸多,多灸則四肢細而無力。


又足三裡穴乃云:多至三二百壯。


心俞禁灸,若中風則急灸至百壯,皆視其病之輕重而用之,不可泥一說,而又不知其有一說也。


下經只云若是禁灸穴,《明堂》亦許灸一壯至三壯,恐未盡也。


斯所謂五百壯、千壯,豈可一日而盡,必待三、五、七日,以至三年、五年,以盡其數乃可得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9#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4:05:30 | 只看該作者

論點艾火


《下經》云:古來灸病,忌松、柏、枳、橘、榆、棗、桑、竹八木,切宜避之。


凡取火,若得火珠曜日,以艾承之,得火為妙。


次有火鏡曜日,亦以艾引得火亦良。


余用鐵 擊KT 石,得火亦可。


今人有清油點燈,傳火點艾是也,兼滋潤灸瘡,至愈不疼痛,用蠟燭更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0#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4:05:42 | 只看該作者

論避忌


《千金》云:欲行針灸,必先知本人行年宜忌,尻神及人神所在,不與禁忌相干即可。


故男會,男女氣怯,下手即死,達人智士拘於此。


若夫急難之際,卒暴之疾,命在須臾,宜速治之。


若泥於禁忌,已倫於鬼神,豈不誤哉。


但一日止忌一時,如子午八法,不拘禁忌。


若治未形之病,雖擇良日服藥針灸當也,亦宜架天時日惡。


午以後不可灸,謂陰氣未至,灸無不著,午前及早,恐人氣虛,有眩暈之咎。


急卒亦不可拘。


若值大風大雨雷電,宜抽停之,必待晴明又灸可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1#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4:05:57 | 只看該作者

論治灸瘡


凡著艾,須要瘡發,所患即瘥。


不得瘡發,其疾不愈。


《甲乙經》云:灸瘡不發者,用故履余遍,其瘡三日自發。


亦有用麻油搽之而發者,亦有用皂角煎湯,候冷頻點之而發者。


又恐氣血衰,宜服四物湯滋養者,蓋不可一概而論。


灸後務令瘡發而去病也。


凡貼瘡,古人春用柳絮,夏用竹膜,秋用蠟葉,冬用兔腹上白細毛,貓腹上毛更佳。


今人每用膏藥貼之,日一二易,則瘡易愈。


無若一日兩貼一易使瘡膿出多而疾除也。


若欲用膏,必須用真麻油入治病之藥,或祛風散氣滋血療損之藥,隨證入之為妙。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2#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4:06:10 | 只看該作者

論忌食


經已灸之後,古人忌豬、魚、熱面,生酒動風冷物。


雞肉最毒,而今人灸瘡不發者,用小雞、鰱魚食之而發者,所謂用毒而攻毒。


其理亦可行也,但亦宜少用為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3#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4:06:20 | 只看該作者

論保養


凡灸後,切宜避風冷,節飲酒、戒房勞。


喜、怒、憂、思、悲、恐七情之事,須要除之。


可擇幽靜之居,養之為善,但君子智人,不必喻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4#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4:06:46 | 只看該作者

擇吉日


針灸吉日,丁卯庚午,甲戌丙子,丁丑壬午,甲申丙戌,丁亥辛卯,壬辰丙申,戊戌己亥,死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5#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4:07:24 | 只看該作者

吉日


月正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天巫 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寅卯天醫 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要安 寅申卯酉辰戌巳亥午子未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6#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4:07:41 | 只看該作者

凶日


正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白虎 黑道午申戌子寅辰午申戌子寅辰月厭 戌酉申未午巳辰卯寅丑子亥月煞 丑戌未辰丑戌未辰丑戌未辰獨火 巳辰卯寅丑子亥戌酉申未午死別 戌戌戌丑丑丑辰辰辰未未未血支 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血忌 丑未寅申卯酉辰戌巳亥子午除日 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寅破日 申酉戌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火隔 午辰寅子戌申午辰寅子戌申游禍 忌服藥巳寅亥申巳寅亥申巳寅亥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7#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4:07:57 | 只看該作者

定取四花六穴之穴


崔氏灸骨蒸癆瘵,若人初得此疾,即便如此法灸之,無不效者。


但醫者多不得真穴,以致有誤。


今具真格,使學人一見了然無誤,豈非活人之心哉。


廷瑞謹識。


先用細繩一條,約三、四尺,以蠟抽之,勿令展縮。


以病患腳底貼肉量,男取左足,女取右大橫紋截斷。


次令病患解發,分開兩邊,令見頭縫,自囟門平分至腦後,乃平身正坐,取前所截繩子,一頭從鼻端齊引繩向上,正循頭縫至腦後,貼肉垂下,循脊骨引繩向下,至繩盡處,當脊骨以墨點記。


(此墨不是灸穴)。


別以稻稈心,令病患合口,將稈心按於口上,兩頭至吻,卻勾起稈心中心,至鼻端根下,如人字樣,齊兩吻截斷,將稈展直,於先在脊中墨記處,取中橫量。


勿令高下,於稈心兩頭以墨點之,此是灸穴,名曰患門二穴,初灸七壯,累灸至一百壯妙。


初只灸此二穴,次令其人平身正坐,稍縮臂膊,取一繩繞項向前,平結喉骨,乃平大杼骨,俱以點記。


向前雙垂下與鳩尾齊,即截斷,灸鳩尾穴,竟卻翻繩向後,以繩原點結喉墨放大杼上,大杼墨放結喉上,脊中雙繩頭齊會處,以墨點記。


(此亦不是灸穴) 。


別取稈心,令其人合口,無得動笑,橫量齊兩吻截斷,還於背上墨記處,摺中橫量兩頭點之,此是灸穴。


又將循脊直量,上下點之,此是灸穴,名曰四花穴。


初灸七壯,累灸至百壯,迨瘡愈。


疾未愈,依前法復灸。


故云:累灸至百壯。


但當脊骨上兩穴,切宜少灸,凡一次只可灸三五壯,多灸恐人蜷背。


凡灸此六穴,亦要灸足三裡,以瀉火氣為妙。


若婦人纏帛裹只取膏肓穴灸之,其穴備載於後。


次灸四花穴亦效。


予嘗見人初有此疾,即與依法灸之,無有不效。


微恐病根深固,亦依此法灸之,亦有可愈者,況初病乎。


具圖於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8#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4:08:10 | 只看該作者

崔氏四花穴圖像

 

《千金方》論取膏肓俞穴法


膏肓俞穴,無所不治,主羸瘦虛損,夢中失精,上氣咳逆,狂或失志誤。


取穴之法,令人正上角摸索至胛骨下頭,其間當有四肋三間,灸中間依胛骨之裡,肋間深處是穴。


骨容側指許,摩肋肉之表筋骨空處,按之但覺牽引骨節動。


灸兩胛中各一穴,至六百壯,多至千壯,當覺氣下礱上然如若水狀,亦當有所下出,非無停痰宿疾則無所下也。


若病患已困不能正坐,當亦然。


乃以前法灸之。


若不能久正坐,常伸兩臂,亦可伏衣袱上伸兩臂。


令人挽兩胛骨,使相離,不爾胛骨遮穴不可得也。


所伏衣袱當令大小常定,不然則失其穴。


此灸訖後,令人陽氣康盛,當消息以自補養,身體平復。


其穴在五椎之上四椎之下,橫去六寸許,相準望取之。


論曰:昔秦緩不救晉侯之疾,以在膏之下肓之上,針藥所不及,即此也。


孫真人笑其拙,不能求得此穴,所以宿 難遣。


若能用心方便,必得灸之,無疾不愈矣。


具而明白備載於此,學人仔細詳審,依法取之,無不得其真穴也。


一取穴法,醫者先自坐,以目平正,卻於壁上以墨作一大圈,卻令患者坐,常使其目視圈,無得斜視別處,此亦良法也。


令灸人正坐,曲脊伸臂依法,醫士以指揣頸後脊骨,一節為一寸,自一柱至五柱,逐一墨點記,令上下端直分明。


且人有頸骨者,亦有無者,當以平肩為一柱是也。


以四柱至五柱,用稈心比量兩柱上下遠近,摺為三分,亦以墨界脊上柱間,取第四柱下二分微多,五柱上一分微少,用筆點定,橫過相去六寸之中,左右以為兩穴,交下遠近之準。


大要兩柱上下,合約身寸一寸三分七纏微縮,有無大段長短不同,以參考《甲乙經》。


自大杼至尾 ,作二十一柱,量三尺之數分之。


若柱節分明,縱之尺寸不同,穴以柱數為定。


若人肥大背濃,骨節難尋,當以平臍十四柱命門穴為準。


上自大杼,下至命門,摺為一十四柱,每柱一寸三分,合其穴無不真矣。


取膏肓穴法圖像一 (此即釣股圖法) 取膏肓穴法圖像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9#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4:08:22 | 只看該作者

取腎俞穴法


令患人平身垂手,正立於平正木石之上,目無斜視,身無偏屈,去上衣服,用勁直杖子,從卻用稈心取同身三寸,摺作一寸五分,兩頭是腎俞穴也。


取腎俞穴之圖 騎竹馬灸法之圖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0#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4:08:32 | 只看該作者

取騎竹馬灸穴法


其法從男左女右,臂腕中橫紋起,用薄篾一條,量至中指齊肉盡處,不量爪甲,截斷。


次用薄篾,取前同身寸一寸則可,卻令病患脫去上下衣服,以大竹杠一條,跨定,兩人隨徐扛起。


足要離地五寸許,兩旁更以兩人扶定,毋令搖不穩。


卻以前量長篾,點定竹杠豎起,從尾骨,貼脊量至篾盡處,以筆點記,此不是灸穴。


卻用後取同身寸篾,取兩寸平摺,自中穴橫量,兩旁各一寸,方是灸穴。


可灸三七壯。


此二穴專治癰疽惡瘡,發背癤HT ,瘰 諸風,灸之極效如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5 02:49 , Processed in 0.109376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