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新聞●京報】 京報,是我國「官報」的一種。
遠溯至漢、唐,京師已有邸報流傳,宋、元、明各代,名稱相沿不變,但複製方式已由手抄而演變到刊印。
清初,京報的名稱取邸報而代之。
俞正在癸巳存稿中稱:「雍正十二年,十二月初三日,寧陽孫永祥家,牛產麟。
見京報川督黃延桂,川撫憲德奏。」
當時,京報已被當作消息的來源。
清代京報係以竹紙或毛太紙印刷,外加黃紙封面,長約六寸,寬三寸,每日篇幅由五、六頁至十數頁不等,外觀極似今日的雜誌。
內容以宮門抄為主,其次為上諭、奏摺等官方文件,由內閣發抄,設於京師的報房據以活體木字排印(也有在泥版上刻字,焙乾排印者)。
因報房取內容或簡或詳,發行時間早在黃昏,晚則延至午夜,等於今日的晚報。
戈公捃於中國報學史上載稱「京報以活體木字排印,常漶漫不可讀;
各報房所出,其內容亦不盡同,蓋內閣發抄之文件甚多,又往往有一件長至萬餘字,而京報之篇幅有限,不能畢登,有此有而彼無者,有此無而彼有者。」
京報日出一冊,取費十文,若在京師,附送宮門抄全分,每月取費二百文。
光緒年間,另發行諭摺彙存,又屬京報的合訂本性質。
其後,北洋、京華兩書局改以鉛字排印,京報外觀一新,原來報房所出者遂日歸淘汰。
清末南方各地報紙紛紛出版,所刊京中消息,仍以京報為唯一的依賴。
清德宗光緒二十六年諭禁義和團,此一官方文件即刊於是年三月十六日(西元一九○○年四月十五日)之京報,可見此類官報在本世紀初仍刊行不輟。
(歐陽醇)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0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