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軍事●軍人節】 民國十三年,國父有感於過去革命之所以失敗,乃是由於只有革命黨的奮鬥而無革命軍的奮鬥。
於是命令先總統蔣公在廣東黃埔成立陸軍軍官學校。
以這個學校的學生為基礎建立革命軍,為革命而奮鬥。
民國十四年八月,我革命軍在廣州成立以來,在英明偉大的領袖先總統蔣公領導之下,歷盡險阻艱辛,先後完成了東征、北伐、剿匪等任務,統一了全國,同時更廢除了不平等條約,洗雪了我國近百年來的恥辱。
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日本軍閥藉故挑釁,製造盧溝橋事件,進兵中國,並誇下海口「三月亡華」。
我全國軍民在先總統蔣公領導之下,「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一致奮起,展開了英勇悲壯的全面神聖抗戰。
此其間為時八載,我三軍健兒在蔣公領導之下,拋頭顱、洒熱血,先後經過了二十二次重要會戰,一千一百一十七次重要戰鬥,三萬八千九百三十一次小戰鬥,傷亡高達三百二十一萬一千四百一十九人,失蹤十三萬零一百二十六人,其對國家貢獻之大,犧牲之慘,均屬空前,真不知有多少可歌可泣的事跡足以永垂青史,流芳百世。
其中如七七陸軍節、八一四空軍節、雙十二憲兵節、三三裝甲兵節、四四聯勤節等,都是我三軍健兒碧血丹心凝聚而成的紀念日。
民國三十四年八月十五日,日本終於宣布無條件投降。
中國戰區受降典禮在同年九月九日上午,於南京首都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大禮堂舉行,由我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上將主持,日本則由在華派遣軍司令官岡村寧次上將代表簽署降書。
舉世同欽,薄海歡騰,八年抗戰終獲勝利,中華民國一躍而成為四強之一。
我政府為慶祝勝利,特定九月三日為「抗戰勝利紀念日」,以示紀念。
民國三十八年政府播遷來臺之後,我全國軍民及三軍將士在先總統蔣公領導之下,臥薪嘗膽,生聚教訓,積極備戰。
國人咸感於軍人對國家民族以往之偉大貢獻,宜有一軍人節以茲紀念,復感於以往各軍種之紀念節日名稱繁多,實有統一之必要。
後經蔣公於四十四年四月十三日指示,以每年九月三日抗戰勝利紀念日為軍人節,同時原有各軍種節日一律廢除,並自四十四年通令施行,是為九三軍人節之由來。
(蔣仁符)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7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