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軍事●長城】 中國北方有五道長城。
互相交會在熱河省境內及境上:一、燕長城;
二、秦始皇長城;
三、金源邊堡長城;
四、明九邊長城;
五、清柳條邊長城。
前二者經過熱河省內,後三者界牆。
燕長城最古,約修築於西元前三六九至前二八四年的八十年間,西起察哈爾省懷安西部古造陽城,由沽源縣進入熱河圍場縣,經豐寧、灤平、承德、隆化、寧城、赤峰、建平、新惠、綏東、阜新等縣,東入遼寧省新民,而止於遼陽北古襄平城。
全長二千五百餘里,以石基阪築,赤峰一帶猶有發現遺蹟。
秦始皇長城,始築於前三六二年,停工於前二○九年,工作一百五十三年,西起甘肅岷縣古臨洮城,經寧夏省、綏遠省、察哈爾省,從多倫北進入熱河圍場縣,東行經赤峰、建平,新惠、綏東等縣燕長城北,東北行入遼北省,經吉林省折入安東省,南越鴨綠江而止於韓國平壤之碣石遂城。
全長萬餘里,以石基阪築,設有隘口、墩臺、亭塞,其遺痕有土堆、土崗、石基可尋。
金源邊堡長城,舊稱金界壕,規模如長城。
始築於西元一一二八年,工作七十年。
西起綏遠陶林縣,東至察哈爾沽源段名居庸外邊堡;
自察哈爾多倫縣東經熱河省圍場、經棚、林西、林東各縣北境上之段,名為臨潢邊堡;
自林東北境東經天山、魯北二縣北境。
東入遼北省突泉北者,名泰州邊堡;
自突泉北為今興安省、嫩江省界牆,直至黑龍江布西縣者,名長春邊堡。
此外尚有長春外邊堡、居庸內堡、中京內堡。
全長三千八百餘里,石基土牆,間有石壘,多碉堡而少關口。
今其壘石土牆基風化者猶存,在圍場岱伊溝樹立乾隆御書古長城說碑文所稱「烏爾甫」是。
明九邊堡長城,即今尚存的西起嘉裕關,東至山海關的磚石萬里長城。
明人忌說長城,因稱九邊堡。
築於一四○二至一五六八年的一百六十六年間,橫亙在熱河省的南境上者為明薊鎮邊堡及昌平邊牆,皆石基、石壁或磚牆,遇道設關,越河設口置塞,城牆上設墩臺碉堡,被稱為舉世最大之工程。
清柳條邊長城,通稱「柳條邊」,原為明代遼東邊堡,清順治五年(一六四八)至康熙二十年(一六八一)的三十四年間,掘壕築牆,如修馳道,道外植柳條林用作遮障。
南起於山海關西北城子峪,經熱河省凌南、朝陽、阜新三縣東境上,從阜新之新立屯東入遼北省彰武、法庫,直接長到吉林省長春東之石牌嶺,全長二千六百餘里,迄今其跡猶存。
五道長城,前後興築相差二千多年,都交會在熱河省的境內或境上。
(劉仲平)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