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社會●社會革命】 社會革命(英文為SocialRevolution,德文為SozialeRevolution,法文為RévolutionSociale),有廣狹二義:廣義之社會革命指社會秩序或社會體制的全面變革而言,尤其是統治結構的徹底改組(Reorganization),故包含政治革命在內;
狹義的社會革命指財富及所得結構的改革而言。
就廣義的社會革命言,社會革命與社會改革雖同是一種社會變革,但二者目的不同,社會革命以政治、經濟、精神、文化、工藝等各方面的全盤變革,作為其活動目標;
社會改革則以某一社會制度,或部分社會結構的改革為其目標。
上述社會革命發生的情況至為錯雜,惟主要者有以下幾種:譬如現行制度不合時代需要,迂腐過時;
階層間磨擦日烈,矛盾達到白熱化的階段,而執政者無法緩和此一情勢,化險為夷,解決社會危機,回復社會秩序。
此類社會革命不僅以制度內容的實質改組為其目的,並且也提出新的價值朝向,以為標榜。
三民主義中所謂的社會革命,指財富及所得分配上的改革,故採狹義的觀念,以區別政治革命與社會革命。
國父嘗言:「我人所抱之唯一宗旨,不過平其不平,使不平者底於平而已矣。
滿清以少數人壓制我多數漢人,故種族革命以起;
專制政體以一帝王壓制我多數人民,故政治革命以起。
至社會革命,原起於少數大資本家之壓制多數平民耳。
在各國貧富之階級,相差甚遠,遂釀成社會革命,有不革不了之勢。
在我國之大資本家尚未發生,似可無庸言及社會革命,然而物質文明,正企業家縱橫籌展之時,將來資本大家之富,必有過於煤油鋼鐵大王者。
與其至於已成之勢而思社會革命,何如防微杜漸而弭此貧富戰爭之禍於未然乎?」
(社會主義之派別及方法)國父又說:「社會革命的原因,便是由於社會上貧富太不均。
極富的人雖然安樂,但多數人還是痛苦,所以他們生活上的幸福還是不平等。
預防這種社會革命,以達到生活上幸福平等的道理,便是民生主義。」
(打破舊思想要用三民主義)民生主義是增進民生需要,締造均等社會的指導原理,國父對民生一詞採廣義的解釋。
依其解釋:「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會的生存、國民的生計、群眾的生命。」
(三民主義民生主義)故民生主義的範圍不僅包括國民生活素質的改進(國民生計),同時也包括社會整合及人力資源之開發在內。
社會之生存有賴各階級利益的調和,或減少各階級間的磨擦與衝突,以謀求社會共識之建立,此也是民生主義之一目標。
再者,群眾的生命即改進人力資源,提高人口品質,奠定政治與經濟發展的鞏固基礎。
國父在此方面指示甚多,有其嚴整的人口政策理論。
總之,國父所說的社會革命指社會政策之推行,改革社會經濟制度,達到財富、所得,及社會機會之再分配為目的,含有社會學上所說的「福利國家」(WelfareState)的觀念在內。
(范珍輝)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