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軍事●吳侵楚入郢之戰】 吳為周初泰伯之封地,開國雖早,但僻處江南,至泰伯十九世孫壽夢繼立,吳始益大,稱王。
周定王七年(西元前六○○),楚莊王入陳定亂,以夏徵舒之母夏姬歸,王與子反均欲納之,不果,以賜連尹襄老,襄老死於邲之役,夏姬歸鄭。
前五九二年,申公巫臣奉使赴宋,枉道至鄭,攜夏姬奔晉,晉以為邢大夫。
子反怒,減其族,巫臣深恨之;
時晉楚爭霸,數媾兵,巫臣乃請便於吳,並令其子狐庸為行人於吳,教之戰陣,導之伐楚,吳本楚之藩屬,自巫臣至,遂以蠻夷之國,敢與諸夏爭衡。
楚平王時,伍奢被讒死,其子伍員奔吳,助公子光得王位,是為闔廬,時齊人孫武亦至吳,闔廬得伍員、孫武為之助,國勢驟強,吳王問伍員曰:「伐楚為何?」
對曰:「楚執政眾而乖,莫適任患,若為三師而肆焉,一師至,彼必皆出,彼出則歸,彼歸則出,楚必道敝,亟肆以疲之,多方以誤之,既疲而後以三軍繼之,必大克之。」
闔廬從之,楚於是乎始困。
周敬王十四年(前五○六)冬,吳、蔡、唐三國聯合侵楚,舍舟於淮汭(安徽霍邱週邊地區),自豫章(今鄂東地區)入侵至漢水下游。
楚左司馬沈尹戌謂令尹囊瓦曰:「子沿漢而與之上下,我悉方城(在今河南葉縣南,楚因山築壘,南北聯數百里,號為方城)外以毀其舟,還塞大隧、直轅、冥阨(即今豫鄂邊境之大勝、武勝、平靖三關隘),子濟漢而伐之,我自後擊之,必大敗之。」
既謀而行,武城黑謂囊瓦曰:「吳用木(指舟船),我用革(指馬具、車具),不可久也,不如速戰。」
史皇謂囊瓦曰:「楚人惡子而好司馬,若司馬毀吳舟於淮,塞城口而入,是獨克吳也,子必速戰,不然不免。」
乃濟漢而陣。
吳師自小別而大別,五戰遂及於郢(湖北江陵,時為楚都)。
囊瓦奔鄭,左司馬戌及息(河南息縣)而還,三戰死之。
吳師入郢,以班處宮,子胥鞭平王屍以報父兄之仇。
楚昭王出奔鄖(湖北安陸),再奔隨(湖北隨縣)。
初,伍員與申包胥為友,其亡也,謂申包胥曰:「我必覆楚國。」
申曰:「勉之,子能覆之,我必能興之。」
及昭王在隨,申包胥為秦乞師,倚廷牆而哭,日夜不絕聲,勺飲不入口,七日;
秦哀公憐之,以車五百乘救楚,楚亦收餘散與秦夾擊吳。
次年六月,敗吳於稷(河南桐柏),會吳王第夫概,見吳王兵傷敗,乃亡歸自立為王,闔廬聞之,引兵去楚歸擊夫概,楚昭王遂滅唐(春秋時小國,即今湖北隨縣西北九十里之唐縣鎮),九月歸入郢。
(周聲夏)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0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