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中外地志●西藏】 西藏,偏處於我國西南境,北鄰新疆省,東鄰青海、西康二省,西及南與印度、不丹、尼泊爾等國接壤。
因境內有藏部,又居我國西部,故名西藏。
在我國行政區中,西藏並非行省,由於其歷史、文化之特殊,而與蒙古同為我國之兩個「地方」。
西藏地方面積一百二十一萬五千方公里,占我國總面積百分之十.六五,人口約一百萬。
西藏地方漢代為西羌部落(稱戎、氐、羌),晉、唐時代為吐番。
唐太宗貞觀十五年(西元六四一年),以宗室女文成公主下嫁吐蕃贊普(君主),中原文化大量傳入西藏。
至元代始內附我國。
清代於康熙、雍正、乾隆年間,曾先後三次出兵平定西藏內亂,始正式列入我國版圖。
西藏地方地理環境不同,顯然分為兩大區:一、藏北高原:岡底斯山以北,為一平均高度五千公尺左右之高原,是為藏北高原,藏語稱「羌塘」。
「羌」意為北方,「塘」意為曠野,意即「北方的曠野」。
為我國最荒涼地區之一,幾無定居人口。
其荒涼之主要原因為地形及氣候之惡劣。
藏北高原不但地勢高,且地表崎嶇不平,很多東西向之山嶺與谷地相互交錯,嶺與谷之相對高度五百公尺左右。
谷地內復散布著河川與盆地,湖泊星羅棋布,地面多裸岩及礫石,不但不能生長作物,草木亦甚稀少,一片荒涼。
不但不適人居,即使橫越高原,亦極為困難。
藏北高原地勢既高,且地處內陸而四周高山環繞,故終年雨量稀少而氣溫極低。
此種寒冷乾燥氣候,使植物生長困難。
且由於地勢高而空氣稀薄,更令人難於適應。
因而形成世界面積最大之「高漠」(高地寒漠),僅夏季時東南部稍有藏人實行山牧,北緣一帶有回人狩獵。
二、藏南縱谷:為岡底斯山與喜馬拉雅山間之谷地,主由斷層作用形成。
大部分寬十至二十公里,最寬處亦少超過五十公里;
谷地高度平均三千五百公尺(三千至五千公尺)。
谷地分屬兩條河川流域,雅魯藏布江收集谷地東部南、北兩山坡諸水向東流,印度河上游各河(狼楚河、獅泉河、象泉河)西流,谷地中西部公珠湖與瑪那薩羅沃池之間地區(高度五千公尺),為谷地地勢最高區,亦為上述二河之分水地區。
雅魯藏布江谷地長千餘公里,地勢西高東低,由於夏季內暖濕之印度洋季風可進入谷地,且平地較廣,因而形成西藏地方之精華區。
五至九月為雨季,年雨量最多可達一千五百公厘以上,向西遞減,以至二百公厘。
谷地內冬季寒冷,夏溫不高,但年有四個月左右的無霜期,可種植耐寒快熟之青稞麥,以及豌豆、蠶豆等。
坡地有肥美之牧草及茂盛之森林。
因此,西藏人口約百分之九十,以及主要都市皆集中於此區,尤以拉薩、日喀則最為著名,為政教、經濟、交通中心,全藏第一、第二大都市。
由於雨量愈西愈少,無霜期愈西愈短,故愈西耕作愈困難。
大體言之,可以谷地中部之拉孜為界,以東農牧兼營,以西則為牧區,近年改良作物品種,始有少許耕地。
印度河上游谷地,因受來自地中海之氣旋影響,冬季降雪,且因缺乏平原,位置偏僻,故較為荒涼。
既乏農耕,人口、都市亦少。
噶大克、羅多克為交通、軍事重地。
西藏地方之天然資源,以鹽、鹼、硼砂較富,為輸出大宗。
蓋因地面多湖泊,尤以藏北高原為世界最著名之「高地湖群區」,大小湖泊達三百七十餘個,多係鹹水湖,盛產鹽、驗及硼砂;
其中之騰格里湖,藏語稱「納木淖」,意為天湖,藏人視為聖湖,面積二千四百六十方公里,為僅次於青海湖之我國第二大鹹水湖。
礦藏尚未經詳細調查,目前僅有羅多克一帶產金而已。
雅魯藏布江谷地東半森林茂密,多有用良材。
此外,西藏與康、川為我國名貴藥材產區,紅花、貝母、蟲草、麝香等為西藏之主要藥材。
西藏地方由於地勢高峻、地形崎嶇、氣候嚴寒、物產稀少、工商落後,故交通阻塞,行旅艱困,客貨運輸最極少。
昔日對外交通,全賴所謂「大道」,利用犛牛、騾、驢馱,曠日費時。
例如自拉薩至西康雅安之犛牛隊商,一年僅能往返一次。
民國以來,逐漸將昔日之大道改築為公路,境內亦有兩條東西橫貫公路;
且拉薩有小型機場,以空運與四川成都通航,交通狀況稍漸進步。
其公路線有:一、通往鄰區之公路:(一)康藏公路:自拉薩東至西康省康定。
(二)青藏公路:自拉薩北徑里河,再向東北入柴達木盆地。
(三)新藏公路:自拉薩沿藏南縱谷,轉北經札錫岡、羅多克而入南疆。
(四)藏印公路:自日喀則經江孜、亞東至印度。
二、境內橫貫公路:一為自黑河經拉薩沿藏南縱谷至札錫岡,為新藏公路之一段。
二為自黑河沿岡底斯山北麓(藏北高原南緣)至札錫岡。
西藏地方因受各種自然及人文因素之限制,工業極為落後,目前尚無新式工廠,僅有簡單的機械修理工業。
全境僅拉薩建有小型發電廠。
拉薩、日喀則、江孜為藏毯、氆氌(藏毛吸)、藏靴、木碗等傳統手工業之中心。
西藏地方為藏胞之家鄉,藏胞篤信喇嘛教,家家懸掛佛像,人人佩帶護身佛,青年以出家做喇嘛為榮。
喇嘛寺偏布各地,建築堂皇宏偉,為各地宗教、文化、經濟、貿易之中心。
活佛為最高之宗教領袖,並操政治大權(按元世祖忽必烈於一二五三年征服吐番,於一二六○年封其教主八思巴為「大元師帝」,統治釋教。
更尊為「大寶法王」以制其地,是為西藏政教合一之始)。
達賴與班禪為西藏兩大活佛,達賴駐錫拉薩,班禪駐錫於日喀則。
中共入藏後,橫加迫害喇嘛教,達賴活佛已逃至海外,班禪活佛亦被迫喪失權力。
同時,昔日之喇嘛寺常有僧侶數百,規模大者可達七千餘人(如哲蚌寺),而今僧侶已大為減少矣。
(王洪文)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