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新聞●民報】 民報為同盟會繼「二十世紀之支那」推動革命運動的機關報,亦即中國革命元勳製造革命火種的兵工廠。
其整個壽命,從創刊第一版(西元一九○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迄最後一期第二十六號(三九一○年二月一日),先後共計四年兩個月零五天,此中數次停版復刊,實際出版歲月祇有兩年十個月零十四天。
其請壽命雖短,然其影嚮力之大,應列中華民國國民革命勝利成功之首功。
茲將其發展進度分為兩階段五時期概述之。
一九○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到一九○八年十月十日,即民報第一號到第二十四號,不足三年,為民報發展的第一階段。
經日本政府強迫停刊後,繼於一九○年一月一日到同年一月一日先後出版了第二十五號與第二十六號兩期,為民報發展的第二階段。
此兩號民報之出版,名義上發行所在法國巴黎,實際印刷仍在日本東京。
二十六號出版後即遭清廷透過日本政府施以壓力,永遼停刊。
實際負責編刊民報的重要革命黨人,此時已轉移其文字鼓吹之精力,從事實際革命行動。
一九一二年二月二十九日七十二烈士發動了廣州革命;
六個多月後的十月十日,亦即民報二十四號在東京停刊的整整三年後,武昌起義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
民報發展的上述兩階段又可分為五時期。
由創刊號到第五號為第一時期,為民報之最盛時期。
此時因張繼能日文,故由其任編輯及發行人,實際編務則由胡漢民稟承國父指導主持之。
因此思想宣傳能傾動一時,與梁啟超保皇黨之筆戰尤見鋒利,當時逐期出版,搶購一空,不斷重印再版;
第一號再版七次,二與三號再版五次,四與五號亦達四次。
民報第六號至第十二號為其發展第二時期,改由章炳麟任編務。
章氏為國學大師,雖因蘇報入獄得革命烈士之身分,然其主持民報編務,仍無形中偏重國學之發揚而沖淡了革命的氣氛。
然民報受其過去數期影饗力的推動,其受社會歡迎之程度仍如日方中,因此備受清廷之注意,不斷施以壓力。
適於此時同盟會之領導重心在海外逐漸南移,而革命傳播事業的中心亦轉向南洋,民報漸失其重要性矣。
故繼絃由章氏主持之第十三號迄第十八號之民報第三時期,已無後當年人才集中之盛況矣。
民報發展至第十九號迄二十四號之第四與第五兩個混亂時期,為民報之沒落時期。
編輯、發行人事更迭,編務失重心,內容敗落失檢,終被日本政府乘機禁止出版。
然民報之偉大貢獻決不因其末節之不振而滅色。
計其貢獻之大者有七端,茲分述之如下:一、民報出版創刊號後,日本文部省公布「取締中國留學生規則」,經民報據理力爭,引發八千名中國留學生之罷課風潮。
二、保皇黨主將梁啟趨以「新民叢報」為後盾與民報筆戰,不勝民報之正義撻伐,轉託徐彿蘇向民報接洽求和,國父與胡漢民斷然拒絕之。
三、民報創刊適年慶祝大會,盛況空前,國父在大會中首次對大批中國知識分子公開演講其三民主義與五權憲法的建國藍圖。
四、同盟會之擴展及民報聲勢之浩大,使清廷不得不對日本施加壓力,要求迫使國父離日及民報停刊。
清廷要求雖達其目的,民報散播革命火種在中國大陸已達成其爆發革命火花之效果,自日本撤走其活動基地已無所顧惜矣。
五。
然民報仍鼓其餘勇再度在日復刊,雖祇曇花一現,仍充分表現其奮鬥不懈之革命精神。
(曾虛白)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