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大學●北平師範大學】 國立北平師範大學是我國歷史最久的高等師範教育機構。
其前身先為京師大學堂師範館,於光緒二十八年(西元一九○二年)開始招生,三十年,改稱京師大學堂優等師範科,三十四年,再改為京師使等師範學堂,脫離京師大學堂,獨立設置。
校址亦由北平景山馬神廟遷往宣武門外廠甸五城中學舊址。
民國元年(一九一二),照新訂學制改稱國立北京高等師範學校。
當時學制規定高師內分預料、本科及研究科,並得另設專修科。
修業年限預科一年,本科三年,研究科一年至二年,專修科二年至三年。
又規定本科設國文、史地、英語、數理、理化、博物六部(系)。
民國初年全國共畫分為六高等師範學區,在北平、南京、成都、武昌、廣州、瀋陽(原為西安,後改瀋陽)分設六校。
六校之中以北京高等師範成立最早,系科設置亦最完備。
民國十年前後,國內教育界受美國教育思潮影響,紛紛建議改革學制。
教育部於十一年在北平召開全國教育會議,通過「學校系統改革案」及「改全國高等師範學校為師範大學案」,北京高師遂於十二年改為國立北京師範大學。
其餘五處高師則均未改為師大,而先後成為普通大學。
十六年,北洋政府合併北平國立大專九校為京師大學,師大改為師範部。
十七年六月,國民革命軍抵北平,師大恢復獨立。
同年十一月,國民政府合組北平各校為國立北平大學,師大再併入為第一師範學院。
十八年,又恢復獨立,改稱國立北平師範大學。
此外,清末光緒三十四年創設京師女子師範學堂,民國八年,改為國立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
後經數度改組,於民國二十年與北師大合併,仍稱國立北平師範大學。
民國二十六年,抗日軍興,北平各校南移,師大與北平大學及北洋工學院等校合組為西安臨時大學;
二十七年,改稱西北聯合大學,並由西安遷往陝南。
二十八年,教育部為奠立西北各省高等教育基礎,分解西北聯大為各國立西北獨立院校,北師大部分改為國立西北師範學院,遷往蘭州。
及至抗戰勝利,三十五年,部令設立國立北平師範學院,三十七年,始再恢復原有校名為國立北平師範大學。
綜上所述,可知北師大前身主體包括國立北京男女兩高師。
其中女高師為當時國內惟一女子高等教育機構,全國有志升學女子青年皆來校投考就讀。
北高師男校當時招生亦採取在各省分別初試保送辦法,因而學生來源亦遍及全國。
再加學校歷史悠久,故成為國內培育教育人才主要高等學府。
過去每年畢業校友對於全國中等教育、女子教育,及教育行政,均有極大貢獻,在我國教育史上實居重要地位。
(劉季洪)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652 |